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推進,PV InfoLink預計 2024 年太陽能需求將達到 469-533 吉瓦。然而,中國、美國、歐洲和印度等主要市場面臨著供需失衡、政策變化和經濟波動的挑戰,這些挑戰可能會重塑安裝需求并在 2025 年后對增長造成壓力。
雖然安裝量在增加,但必要的電網更新滯后,而且利率上升和供應鏈不穩定正在擠壓回報。
由于內蒙古電網擴張緩慢,以及儲能需求影響分布式項目回報,中國大型太陽能行業面臨延遲。預計 2024 年中國太陽能需求將保持在 240 吉瓦至 260 吉瓦,2025 年將小幅上升至 245 吉瓦至 265 吉瓦。
歐洲的《凈零工業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旨在促進本地綠色技術,但可能會推高項目成本,而計劃中的《強迫勞動條例》可能會在 2027 年引發歐盟對中國供應商的調查。經濟壓力和有限的電網容量繼續影響歐洲太陽能市場,預計 2024 年將達到 77 吉瓦至 85 吉瓦,2025 年有可能達到 85 吉瓦至 93 吉瓦。
美國太陽能市場面臨進口電池關稅上調和東南亞供應商反傾銷稅。由于利率高、政策不確定性和許可審批緩慢,開發商仍持謹慎態度,加州的 NEM 3.0 政策也損害了分布式太陽能的回報。預計 2025 年美國太陽能需求將在 38 吉瓦至 44 吉瓦之間。
InfoLink 光伏研究助理 Jenny Lin 向《光伏》雜志表示:“鑒于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一再反對《通脹削減法案》(IRA),如果特朗普當選,IRA 下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印度是全球五大太陽能市場之一,依靠政府項目來實現其雄心勃勃的 2026 年太陽能安裝目標。政府舉措可能會將 2025 年的需求推高至 25 吉瓦至 35 吉瓦,增幅達 25% 至 40%。到 2026 年,《批準的型號和制造商清單》(ALMM) 將要求政府項目使用本地模塊。對中國電池征收 25% 的進口關稅仍將維持不變,隨著產能的增長,國內生產預計將逐步取代中國進口。
全球太陽能市場呈現出復雜的供需動態,組件價格接近歷史低點。未來的增長取決于安裝容量和政策支持。巴西、南非、中東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需求正在上升,而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家則實施了支持性政策。在非洲,盡管基礎設施和電網挑戰可能會限制安裝量,但大型項目仍在繼續,直到 2025 年。
盡管2025年后全球增長可能會放緩,但新興市場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支持全球太陽能行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