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和大全已確認計劃對其多晶硅工廠進行技術升級和維護,并將分階段減少產量。同樣,香港上市的保利協鑫也向中國媒體表示,該公司將進入維護和減產階段。
這三家公司合計產能占全球硅片供應量的一半以上,它們的調整預計將對光伏供應鏈產生較大影響。
通威表示,減產是由于西南地區進入旱季,電價上漲。由于硅價低迷,該公司暫時減產。其子公司永祥將在四川、云南和內蒙古的六家多晶硅生產廠實施減產,總產能超過每年 90 萬噸。
大全新能源指出,多晶硅市場持續存在供需失衡現象,這加劇了行業虧損。該公司表示,計劃逐步減少產量,并對新疆和內蒙古的生產線進行維護。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硅年產能約為 30.5 萬噸,主要集中在中國這些地區。
保利協鑫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已表示支持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的自律舉措。該公司承諾將通過官方公告披露進一步的生產變化。保利協鑫表示,預計到 2024 年底,其硅產能將達到 48 萬噸,前三個季度的出貨量總計為 20.7 萬噸。
2024年5月,硅價跌破現金成本水平,導致主要生產商虧損嚴重。通威、大全和保利協鑫報告稱,2024年前三季度,三家公司合計凈虧損分別為40億元人民幣、11億元人民幣和30億元人民幣。分析師表示,減產是穩定價格的集體舉措。
受此消息影響,12月26日,中國硅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所有合約均漲停,七種合約價格全線上漲13.99%,收于44000元/噸。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多晶硅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多晶硅交易價格小幅上漲,主要產品類別漲幅在0.74%~2.7%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