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英國戰略和企業財務咨詢公司Gneiss Energy發布了一份名為“英國天然氣政策得分為零”的報告,指出英國當前天然氣政策不鼓勵對當地天然氣生產的投資,這可能對環境及能源供應帶來負面影響。

FPSO Petrojarl Knarr 為英國水域 Equinor 的 Rosebank 油田作業;來源:Aker Solutions
報告強調,盡管工黨政府提出了“2030年清潔能源行動計劃”,但天然氣在2030年代仍將在英國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工黨政府計劃提高并延長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能源利潤稅(EPL)至78%,這一舉措被Gneiss Energy視為可能抑制能源投資的障礙。因此,該咨詢公司預測英國將更加依賴進口天然氣,從而面臨更大的能源安全風險。
Gneiss Energy指出,英國天然氣的主要競爭者包括來自挪威的管道天然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盡管挪威天然氣在排放方面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其作為多個國家的首選供應商,尤其是在全球能源格局變化后,歐洲對挪威天然氣的需求激增,導致其生產已接近最大產能。此外,液化天然氣進口因其液化、運輸和再氣化過程中的高能耗而被認為排放更密集。據Gneiss Energy估計,進口液化天然氣到達消費者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是英國大陸架(UKCS)天然氣的四倍。
Gneiss Energy董事總經理Jon Fitzpatrick表示:“盡管英國天然氣資產質量有所惡化,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英國的天然氣資產在排放量方面尤其具有競爭力。通過阻礙對新項目的投資,英國政策制定者實際上保證了對高排放液化天然氣進口的依賴,而這些液化天然氣的環保狀況往往比國內資產更糟糕。”他進一步指出,在氣候危機和全球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時期,從經濟、環境、社會和戰略角度來看,支持和增加英國國內天然氣產量更有意義。
報告還提到,英國海上兩個最大的未開發油氣田——殼牌在北海的Jackdaw油氣田和Equinor的Rosebank油氣田——的未來受到質疑。一項法院裁決要求在批準此類項目時考慮燃燒石油和天然氣產生的排放,這可能進一步阻礙英國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