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在最新版《電力市場分析報告》中預測,從現在到2027年,全球電力需求的增長量將相當于每年增加了一個日本的年用電量。工業生產中電力的使用增長強勁、空調需求增加、電氣化加速以及數據中心的快速擴張是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報告特別指出,未來三年的大部分額外需求將來自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這些經濟體占需求增長的85%,其中中國的表現尤為突出。
自2020年以來,中國的電力需求增長速度一直快于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2024年,中國的用電量增長了7%,預計到2027年,其電力需求將平均增長約6%。這一增長主要由工業部門推動,特別是迅速擴大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池、電動汽車及相關材料的電力密集型制造業。此外,空調普及、電動汽車采用、數據中心建設和5G網絡發展也是推動中國電力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
IEA能源市場和安全主任Keisuke Sadamori表示:“全球電力需求的加速凸顯了全球能源系統正在發生的重大變化以及新電力時代的到來。這給政府在確保安全、負擔得起和可持續的電力供應方面帶來了不斷變化的挑戰。”他強調,雖然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推動未來幾年全球電力需求的大部分增長,但許多發達經濟體在經歷了一段相對停滯期后,預計用電量也將有所增加。
在美國,電力需求的強勁增長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顯著提升加州的用電量占比。而在歐盟,電力需求增長預計將更加溫和,繼能源危機引發的2022年和2023年大幅下降后,到2027年才會回升至2021年的水平。
新報告還預測,低排放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增長總體上足以滿足未來三年全球電力需求的所有增長。特別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持續降低成本和政策支持的作用下,預計到2027年將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大約一半。與此同時,核電也在強勢回歸,從2025年開始,其發電量有望在預測期內每年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