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白宮“情況說明書”中提及的“高達245%的關稅”,其是否適用于電池儲能系統尚不明確。清潔能源協會(CEA)儲能總監(jiān)丹尼爾·芬-福利在網絡研討會上表示,其團隊仍在努力確定電池儲能系統是否會被征收如此高的關稅。
若145%的關稅持續(xù),將對美國電池儲能系統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伍德·麥肯茲預測,未來五年電池儲能系統的裝機容量,在高值情景和低值情景之間將出現27吉瓦的差距。能源分析師伍德·麥肯茲全球儲能主管艾莉森·韋斯表示,由于政治不確定性,今年之后電池儲能系統部署肯定會出現一些延遲。
關稅措施的變動,對電池儲能系統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對中國征收的高額關稅提升了韓國和日本鋰離子電池的競爭力,但一旦關稅解除,這些國家的生產商仍可能面臨相應關稅。而固定式儲能應用已由磷酸鐵鋰(LFP)電池主導,韓國和日本的制造商必須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以轉向LFP,或說服買家重新使用鎳錳鈷(NMC)電池。
電池分析公司Rho Motion研究主管伊奧拉·休斯指出,盡管關稅數字可能“看起來比實際更糟糕”,但電池儲能系統的價格下降和中國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以及美國部署電池儲能系統的基本面依然強勁,為行業(yè)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