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光伏產業競爭格局加劇,在供需結構失衡的下行周期下,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First Solar、奧特維等眾多光伏巨頭在全球范圍內先后發起了多起專利戰,以維護自身的知識產權權益。相關前述知識產權糾紛,主要聚焦在光伏電池組件范疇內,個別也發生在核心設備環節。本次索特起訴光達銀漿專利侵權,進一步將專利戰火蔓延至關鍵原材料環節,在光伏關鍵原材料環節破除行業內卷。
尊重知識產權是光伏反內卷的核心命題
過去兩年,光伏行業大小會議論壇中,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及行業協會多次公開表達了本輪供需失衡的內卷現狀與知識產權得不到尊重密切相關。領先企業通過大量高成本的研發資源投入,形成了相關技術知識與專利,而后來者通過挖人或其他途徑,違法獲取他人技術知識或使用他人專利,同時裹挾資本優勢與低價惡意競爭手段,沖擊行業競爭格局與秩序,成為造成本輪產業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電池組件環節相關案例不勝枚舉,光伏銀漿環節亦是如此。我們觀察到,在既有的光伏漿料玩家之外,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玩家試圖通過各種方式進入該環節,難免形成惡性競爭。除了被廣泛關注的光伏組件環節之外,在光伏銀漿環節也出現了低價競標或惡意低價競爭的行為。
作為光伏行業少有的基礎必要專利,浙江索特本次發起的光伏銀漿環節的專利戰,既將本輪光伏專利戰推向了新的高度,也將尊重知識產權、尊重技術創新、破除行業內卷的核心命題擺在了整個中國光伏產業,乃至整個中國制造業面前。
索特光伏銀漿專利贏得與眾多漿料企業專利糾紛
浙江索特通過并購獲得原美國杜邦公司Solamet®光伏漿料事業部的人員、制造、技術知識、知識產權等全部相關資產,在全球范圍內有227項有效發明專利,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其鉛-碲氧化物專有技術的一系列核心專利家族,該專利是p-BSF、p-PERC、n-TOPCon及下一代xBC電池用導電銀漿必不可少的基礎專利,成為了眾多高效光伏電池技術產業化的基石技術。
本次浙江索特起訴浙江光達的涉案201180032359.1號專利,正是屬于該核心專利家族。相關專利先后贏得與賀利氏、三星、碩禾等光伏漿料企業的知識產權糾紛,在眾多無效挑戰中展示了極為強大的有效性與穩定性。
光伏專利戰向上蔓延至核心原材料
光伏銀漿作為光伏電池制造的關鍵原材料,在電池制造最后一個環節通過絲網印刷等圖形化及高溫共燒工藝形成金屬電極,進而傳輸電流實現電池發電。光伏銀漿技術進步是推動光伏電池新技術變革與產業化的重要推手,也是同代電池技術持續提升轉換效率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不同于電池組件環節的專利主要聚焦在工藝制程、結構設計等方面,部分企業可能會通過差異化設計繞開相關專利范圍,光伏銀漿專利通常聚焦在配方中的關鍵原材料及構成比例等方面,具有更加扎實的專利有效性和維權基礎,因此本案在本輪光伏專利戰中的看點與分量十足。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索特的相關專利保護范圍覆蓋了從光伏銀漿到電池與組件,形成了全鏈條覆蓋,本次訴訟也可能有警示相關電池組件制造商尊重知識產權維護自身市場份額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