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報告“ 全球基礎設施展望:非洲國家契約中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顯示,除非到2030年在這10個國家投資6210億美元,否則它們將無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普遍獲得飲用水,衛生設施和電力。
根據當前的投資趨勢(2060億美元),這一數額是預計交付量的三倍,投資缺口為4150億美元。
此外,所需的6210億美元是2040年能源,電信,機場,港口,鐵路,公路和水的2.4萬億美元總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一部分,如果這10個國家要滿足加速經濟和人口增長。根據目前的趨勢,預測投資為1.4萬億美元,造成1萬億美元的投資缺口。
在提供這些調查結果時,Outlook首次預測了10個契約與非洲國家在國家和部門層面的總體基礎設施投資差距的規模,以及這些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系。
德國G20財務副總裁兼G20非洲咨詢小組聯合主席Ludger Schuknecht表示:“我們歡迎全球基礎設施中心在分析與非洲國家的契約中的投資條件方面的活動。這將有助于契約國家與合作伙伴一起發展聲音可持續私人投資的政策框架。“
目前,生活在10個契約與非洲國家的人口中有40%沒有隨時可用的電力[2],59%和53%的人分別沒有現成的飲用水和衛生設施[3]。全球基礎設施中心首席執行官Chris Heathcote表示,如果世界要在這些契約與非洲國家中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那時間已經不多了。
“最近,聯合國大會主席MiroslavLaj?ák呼吁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資金的緊迫感。今天的展望報告揭示了國家和部門層面的需求量,幫助公共和私人投資者更好地指導其融資。”希思科特說。
“但是,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巨大挑戰不僅僅是財政問題,還包括政策改革問題 - 我們需要在這10個國家實施強有力的治理和精心規劃的項目。”
今天全球基礎設施中心發布的第二份報告,InfraCompass:在非洲國家契約中設定正確的基礎設施政策,提供了提供更多更好基礎設施的政策驅動因素的整體視圖。根據該報告,為了最大化10個國家的投資機會,需要開展工作以改善治理和監管及體制框架。
InfraCompass發現摩洛哥和盧旺達的表現非常出色,其特點是其監管質量,法治以及投資和競爭框架得到了改善。
“私人投資者是彌合基礎設施投資差距的關鍵組成部分,雖然機構投資者愿意參與,但他們也對風險保持警惕,”希思科特先生解釋道。
“與這些國家合作進行改革和能力建設將帶來紅利,鼓勵更高水平的可持續經濟增長。”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的基礎設施政策和項目準備負責人Matthew Jordan-Tank說:“ Outlook和InfraCompass報告引起了我們在非洲的經驗的共鳴。
“調查結果為公共和私營部門利益相關者提供了明確而重要的指導。為了規劃,優先考慮,招標,資助和監督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需要關注改進的監管方法和加強國家機構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期待與全球基礎設施中心合作開展這些工作。“
這兩份報告是在與Oxford Economics(Outlook)和KPMG(InfraCompass)合作的情況下,在六個月的時間內研究和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