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對保加利亞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索非亞舉行的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赴德國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并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
有關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新一屆政府今年3月組成后,對歐洲進行的一次重大的外交行動,進一步說明中國對中歐關系的重視。此訪對保持中保、中德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關系良好發展勢頭具有重要意義,對推動“16+1合作”是一次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會晤。
放眼全局 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
保加利亞是李克強總理本次出訪的第一站。
地處亞歐大陸交匯處的保加利亞,是歐盟成員國和中東歐地區重要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2014年中保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關系,2015年保加利亞成為最早同中方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文件的中東歐國家之一。
此訪是李克強總理本人首次訪問保加利亞,也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時隔18年后再次訪問保加利亞。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說,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和“16+1合作”框架下,中保兩國在貿易、投資、農業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此次訪問也將充分展現中保合作的寬維度和高水平。
對于中國外交來說,大國是關鍵,多邊是重要舞臺。劉作奎認為,這是中國新一屆政府今年3月組成后,對歐洲進行的一次重大的外交行動,進一步說明中國對中歐關系的重視,建立和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大旗的一次重要訪問。
承上啟下 開辟新的合作空間
李克強總理將出席在索非亞舉行的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劉作奎說,“16+1合作”是中國和中東歐16國共同打造的跨區域合作平臺,“16+1合作”有了一些早期收獲,適逢全球經濟大變動時期,這次會晤也是中國—中東歐合作第二個五年的開局之年,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意義非凡。
“16+1合作”會如何制定未來五年發展規劃、方向在哪里?
經貿和投資是雙邊關系發展的基礎,也是務實合作的基本體現,劉作奎分析,未來“16+1合作”在經貿方面將繼續做穩做實。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決定在擴大開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這幾項舉措,對中東歐國家是利好消息,也是重磅舉措,對未來五年中國-中東歐的經貿和投資合作,指明了方向,開了藥方,開辟了新的合作空間。”劉作奎說。
另一方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中東歐國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16+1合作”中勢必會強化和凸顯他們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
最后則是人文相通,“人文相通是一切合作的基礎,不論是中國—中東歐合作還是中歐合作,未來五年要加強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進一步夯實合作基礎。”劉作奎說。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認為,“16+1合作”未來如何有機地融合到中歐合作中非常關鍵,這對維護中國—中東歐發展和中歐關系,防范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促進全球治理,夯實雙邊合作基礎有很大的幫助。
強強聯合 推動中德合作提質升級
此次訪問的最后一站,李克強總理將赴德國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并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
政府磋商機制對不斷充實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的內涵、拓展中德務實合作、從頂層規劃兩國關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中德政府磋商機制,中德關系也不會發展到現在”,劉作奎分析,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德政府磋商機制在促進兩國關系發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劉作奎認為,中德兩國都很看重經貿合作,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一貿易大國,中國也是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市場的相互依賴程度高,選擇這時候出訪德國,表明中國重視與德國的經貿關系。
在李克強訪問德國期間,兩國總理將共同出席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和中德汽車自動駕駛展示活動,并將共同見證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中國在智能駕駛領域發展很快,勢頭很好,德國在汽車行業則有雄厚的基礎,雙方強強聯合,對夯實雙方合作、開辟第三方市場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劉作奎說,李克強總理的這次訪問將成為推動中德合作提質升級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