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市,遼寧省阜新市不斷探索以煤層氣為代表的新能源開采,走出了一條市民受益、企業發展、生態改善的踏實轉型路。
我們知道,阜新煤炭資源枯竭,新能源的開采和利用是阜新市長遠發展之道。近年來,遼寧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煤層氣的開發運用,2002年10月1日,宏地勘向居民試供氣,2003年3月1日正式供氣,成為國內第一家商業開發煤層氣的公司,也是業內首家實現贏利的企業。目前宏地勘年產煤層氣1200萬立方米,日供氣量3萬到3.3萬立方米,十余年間累計供氣1.71億立方米,承擔了阜新市約三分之一的居民用氣和幾乎所有出租車用氣。
曾經,阜新作為“煤電之城”,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空氣污濁;而現在,阜新市大力推廣煤層氣等新能源的利用,每年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10萬噸。阜新重見了藍天白云,成為遼寧省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煤層氣的成功開發運用,不僅減少了大氣污染,優化了空氣質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出租車的運營成本。據悉,直至目前全市居民仍享受著出租車起步價5元的實惠,若按現在加氣價格每立方米3.4元計算,每行駛1公里耗費不到兩毛錢。目前,阜新市4000多輛出租車都已經完成了“油改氣”。
煤層氣的開發還使阜新成為遼寧省少數有穩定氣源的城市。去年北方地區大量供暖鍋爐“煤改氣”,一時間天然氣供應短缺,出現“氣荒”。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阜新煤層氣企業將原本的供出租車用氣改為居民用氣,并加大抽采力度,5個月內累計供居民用氣554萬立方米,保證了居民溫暖過冬。
據介紹,2001年12月,阜新市被確定為全國首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之后,該市堅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核心任務,著力改變以煤電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把新能源(煤層氣、頁巖氣)作為“十大產業”之一。沒想到,新能源產業逆勢增長,自轉型以來,煤層氣產業從無到有、有弱到強,現在已形成了勘探、抽采、輸送、壓縮、液化、化工、發電、汽車加氣、居民用氣等一整套煤層氣(頁巖氣)產業鏈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包括上游資源勘探開發、中游儲運、下游輸配和分銷環節,在產業鏈末端形成了兩個CNG站,十多個加氣站,加氣站分布于五區、兩縣,促進了阜新的轉型升級和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