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國網天津電科院牽頭完成的“大型火電機組靈活性提升及優化調度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通過天津市科技評價中心組織的成果鑒定,獲評國際領先水平。項目成果提高了火電機組調峰能力和電網調度水平,為保障我國北方地區民生供熱、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由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7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專家組,在聽取項目匯報、審核相關技術材料及質詢討論后,一致認定該研究成果總體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該項目由電科院牽頭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國電津能熱電、雙良節能公司等5家單位,歷時6年進行“產、學、研、用”模式聯合攻關。項目圍繞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和“保障供暖質量”兩個目標,研究了火電機組煙氣再循環、熱電解耦、深度調峰和電網調度等關鍵技術,構建了基于低負荷煙氣再循環的燃煤機組深度調峰與超凈排放協同優化技術,發明了基于吸收式熱泵裝置的熱電解耦改造方法,建立了火電機組深度調峰、新能源消納和外購電接入的電網調度模型,并開發出火電機組靈活性提升及優化調度系統及裝備,切實提高火電機組調峰靈活性和電網調度水平。項目研究期間共獲授權專利20項,發表SCI、EI等高水平論文31篇,獲軟件著作權3項。
項目成果已在天津市及我國“三北”地區47家熱電企業實現應用,有效緩解北方區域普遍存在的熱-電矛盾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項目核心技術通過在天津市18臺火電機組應用,有效提升熱電聯產機組調峰范圍和供熱能力,擴大了城市供熱面積1000余萬平米,有效緩解天津市熱電矛盾現狀,提升天津電網新能源消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