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網紅”技術在國家電網落地生根
最近一段時間,區塊鏈技術在經濟、科技界持續引發關注,成為最火“網紅”技術。
10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探索在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國家領導人的直接關注導致區塊鏈這項高深的技術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涉及區塊鏈了嗎?”“準備發展區塊鏈嗎?”區塊鏈技術一時間贏來了高光時刻,成為最強風口。
對于能源電力企業來說,在未來的業務發展中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踐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實際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試水區塊鏈技術方面早已提前布局,并已有多項實踐案例問世。
今年8月22日,國網區塊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入駐中關村科技園西城園,隸屬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據了解,國網區塊鏈科技公司聚焦區塊鏈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運營等業務,定位于打造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公共技術手段、萬物互聯的超級紐帶、市場公平交易的安全防線、數字經濟的信用保障。下一步,該公司將充分發揮區塊鏈在數字信用方面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區塊鏈中國版本+電力特色”的新一代數字信用基礎設施。
區塊鏈+交電費可實現多項增益
區塊鏈技術火了以后,大眾對其充滿好奇。人們都在討論:區塊鏈到底是什么?當區塊鏈技術與電力業務相融合后,它將在哪些方面改變人們的生活?
作為與社會民生關系最緊密的電費交納環節,區塊鏈技術就可以派上用場!與傳統交電費方式相比,應用區塊鏈技術完成電費交納流程具備了哪些優勢呢?
據專業人士介紹,區塊鏈技術在電力領域應用后,可以將電力設備商、發電企業、客戶緊密地連接在同一鏈條上,鏈條上的成員可以實現數據在生產、傳輸、使用、銷售全過程的共享。
以往,客戶只是用電終端的使用者,并不清楚自家的電是怎么來的。在電費交納環節應用區塊鏈技術后,客戶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家所用的電來自哪里,是通過哪些設備輸送到家中的。
其次,通過區塊鏈可提供每個終端消費情況的可追溯性特點,消費者可以得知能源消費到底是在哪些地方產生了支出,費用更加透明,增加了客戶信任度,減少了糾紛。因為是自動計費,電網運營的成本也會降低。
再次,區塊鏈可以用于智能設備的數據傳輸和存儲,區塊鏈自身的匿名特征可以更好地保護客戶的隱私和數據的機密。
區塊鏈技術在電力其他領域的應用展望
區塊鏈技術除了能使日常交電費變得智能高效以外,也能為電動汽車車主帶來巨大便利。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電動車充電系統,將極大地提高傳統電動汽車的充電效率,車主的資金安全也將得到保障。區塊鏈系統除了具備可即時結算充電費用、交易數據無法被篡改的特點外,還能給消費者提供一套穩定、安全又兼具規模的能源管理系統。
應用區塊鏈技術后,全社會不僅可以實現共享充電樁,還可以促進共建充電樁。除了公共充電樁不同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互通外,私人充電樁也可以接入區塊鏈平臺,共享給其他電動汽車車主使用。私人可以按平臺建議的電價收費,也可以自己定價。此外,當業務場景需求足夠大的時候,會有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平臺,共建充電樁行業生態。
在電網業務跨境匯款轉賬、電網物資供應鏈金融方面,區塊鏈技術也將帶來巨大便利,減少業務運營的時間成本和消耗。
區塊鏈技術在電力領域的落地案例
案例1 基于區塊鏈的停電保險
10月30日,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完成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停電保險產品技術平臺搭建,并進行功能測試。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停電險研發推廣應用已被列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區塊鏈技術研究與試點應用2019年工作方案》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將填補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電力金融產品市場空白。英大財險公司已開展該保險產品的精算工作。
寧波供電公司與英大財險公司共同合作“鏈無憂——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停電險”項目。通過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等特征,將電網停電等數據放入區塊鏈,一旦投保用戶發生停電,保險公司無須人工現場核損,即可基于鏈上數據按停電時長自動實時理賠。該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第五屆青創賽金獎。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停電險作為一種全新的產融結合的電力金融產品,面向全體電力客戶,可支持投保電力客戶故障停電自動快速理賠,有效破解平臺信任問題、數據安全問題和理賠低效問題,打造保險公司新業務拓展、供電企業服務升級、客戶損失降低等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是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的重要嘗試,對區塊鏈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具備示范樣本意義。
案例2 基于區塊鏈的光伏補貼試點應用
依托國家能源局“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嘉興市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范項目”,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嘉興海寧進行光伏補貼業務的試點驗證,研發了區塊鏈網關用于光伏發電數據的采集,并在嘉興海寧分布式光伏用戶現場部署了8套區塊鏈網關,初步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光伏發電數據采集。此項目探索了從采集設備端直接將數據發送給用戶、監管部門等相關方。
【專訪】
記者對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并行軟件與計算機科學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陳峰進行了專訪。
記者:區塊鏈主要適用于哪些領域?
陳峰:區塊鏈適用于同一項業務需要多方共同參與、同時多方無法信任的場景,比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賬。區塊鏈的特點是安全、不可篡改、公開透明、沒有第三方,這樣的特征可以消除不信任因素,因為鏈上的成員都能看到。
記者:區塊鏈如何保證安全、不可篡改和公開透明?
陳峰:這取決于區塊鏈的3個要素:哈希值、時間戳和共識機制。
哈希值是記錄鏈條上每一個區塊的值。每一個區塊都有一個固定的數值,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只要區塊被更改,哈希值就會發生變化,那么就會印證區塊被更改了,所以無法作弊。打個通俗比方,哈希值就像打了水印的合同,你要修改合同,把水印抹去就會被人發現。
每一個區塊都有一個日期,這就是時間戳。它保證了鏈上區塊的延續性,時間戳保證了區塊之間不可能有插隊行為或者倒退行為,新生成的區塊不可能插到昨天生成的區塊前。打個比方,出生日期在后的弟弟妹妹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插到出生日期在前的哥哥姐姐前面。
共識機制類似于區塊鏈的糾錯機制。鏈上的區塊之間有一套智能合約且大家都能看到。一旦有區塊發生問題,其他區塊成員也會知道,而且會一起站出來糾正錯誤。這就好比一條街上的每戶人家圍墻上都有警報裝置,只要有小偷碰到任何一戶人家的圍墻,每家的警報都會響起來,幫助街區一起防盜。
記者:請介紹區塊鏈在國外電力行業的應用。
陳峰:高盛集團早在2016年就做了關于區塊鏈的深度研究報告——《區塊鏈:把理論付諸實踐(Blockchain:Putting Theoryinto Practice)》。這個報告中介紹了美國智能電網的案例——價值25億~70億美元的美國分布式能源市場。區塊鏈為去中心化的能源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區塊鏈可以連接當地的能源生產者,比如有光伏板的鄰居與當地的電力消費者,可以幫助兩者形成、完成交易,交易過程體現出安全、高效與智能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