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聯動 電網安全可靠
今年5月,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明確合肥濱湖新區為全省泛在電力物聯網兩大示范區之一。隨后,合肥供電公司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于今年7月建成國內首個基于5G通訊技術的配網保護工程應用,率先建成2座電力無線專網基站,初步構建了輕量級智慧能源服務和電網數字化業務融通平臺。“這僅是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示范區起點,我們正通過改造升級電網各環節,打造更加現代的智能聯動平臺,優質服務廣大電力客戶。”合肥供電公司互聯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濱湖新區220千伏智能變電站內,通過油色譜監測、紅外測溫等多種在線監測方式,結合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對設備狀態量、電氣量、環境量的實時采集;高清視頻與機器人聯合自動巡視,實現100%傳統人工例行巡視的智能替代與全覆蓋。在城市“毛細血管”的配電網客戶側、電網側設備端,分別安裝HPLC(高速寬帶載波)智能電表、智能配變終端、低壓分支故障指示器等全息感知設備。
同時,合肥供電公司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結合設備臺賬、運行數據等全環節數據融合,建立有效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實現電網自動運維、主動告警與分析處置流程。此外,在管理機制方面,合肥供電公司在安徽省內首個成立區域性供電服務中心——濱湖科學城供電服務中心,從而初步形成“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供電服務部+綜合服務班”網格化綜合服務體系。一旦區域內發生故障,系統將快速研判故障并精確定位,派單至最近工作人員。
“停電次數變少了,搶修時間更快了!”電力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家住合肥市濱湖藍鼎觀湖苑小區的市民劉女士有著直觀感受。目前,合肥濱湖區域到達搶修現場平均時間由32分鐘降至15分鐘,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由96分鐘降至51分鐘,報修工單量同比降低三成以上,濱湖試點區域供電可靠性由99.98%提升至99.99%。
綜合能源 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合肥供電公司人員在濱湖新區要素大市場配電房,對電力設備進行秋季集中式檢修。該配電站是合肥首批交由供電部門代維的客戶自管電力設備,可24小時獲得更專業、智能化的優質服務。
據了解,合肥供電公司與政府部門共同組建“合肥市電力大數據中心”,充分挖掘海量電力大數據信息,打造用戶綜合能源智能運監平臺,實時掌握用戶能耗指標狀況和變化趨勢。普通居民客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了解家庭用電情況分析、節能診斷報告、合理化建議等內容。
同時,交由供電部門代維的大型電力客戶,將獲得全面的水、電、氣、熱、冷等綜合能源數據能效分析,以及更經濟專業的解決方案,全面降低用能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合肥供電公司通過在線監測,實時掌握客戶自管配電房設備情況,第一時間發現故障異常,并配合做好故障消缺工作。合肥要素大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交由供電部門運維電力設備后,再無運維壓力和后顧之憂,我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中去。”
截至目前,合肥供電公司已先后與合肥要素大市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汽集團等52家重點用戶簽訂代運代維合同。以合肥市金融港經濟園區為例,交由供電部門代維后,園區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8%,年均節省費用93.33萬元。
美好“泛網” 城市更加智慧
當前,各類物聯網應用的通信需求急劇增長,如果企事業單位都選擇自建無線網,勢必帶來頻率、基站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問題。為此,合肥供電公司與合肥濱湖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政企合作,本著“共網建設、共網使用”的原則,2019年計劃建設覆蓋23平方公里的基于1.8兆赫茲的寬帶技術公共事業無線網絡。
最快從明年開始,該公司將采取無線點對點的數據采集模式,有效提升對配電網監測、主動搶修、故障精準排除等業務的響應能力;精準實現電力負荷控制、配電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等業務靈活可靠接入。
“對于合肥濱湖區域供電可靠性與服務質量來說,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合肥供電公司信息通信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是電力服務水平的顯著提升,政企合作的無線網絡采取的是“共網建設、共網使用”的模式,將滿足合肥城市5G網絡快速建設的要求,同時服務城市公共事業、智慧園區、市政信息采集,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此外,合肥供電公司還在濱湖新區明珠小區試點建設安徽首個有序智慧電動汽車充電站,實現充電樁與電網、智慧車輛網的有序互通??蛻艨梢岳?G技術實時獲取站點參數,實現有序充電和私人充電樁共享等科技功能,進一步降低充電費用,解決充電難等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