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地熱能一直被視為最有希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特別是在地熱潛力最高的斯洛文尼亞東部,但是自2015年引入地熱開采許可費以來,其開采量一直停滯不前。高昂的許可費不是唯一的問題,企業還抱怨繁瑣的規定。
斯洛文尼亞東部的幾家企業已敦促政府更改規則,將地熱能指定為可再生資源,或補貼修建回注井。
斯洛文尼亞地熱潛力較大,但開發利用卻不多。根據斯洛文尼亞地質調查局的研究分析,目前斯洛文尼亞地熱能利用量僅123GWh(千兆瓦時),不足儲量的二十分之一。
除了繁冗復雜的地熱能源開采規定外,采集成本較高也是企業卻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地熱能的采集本質是把地下的熱水泵到地表采集熱能,然后將冷水注回地下,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泵水井、采集器、注水井等設備,但是地熱能尚未被政府認定為可再生能源,其開采企業并不能享受到政府補貼,而2015年開始征收的地熱開采許可費,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增加了企業成本。
海投通認為,雖然目前斯洛文尼亞的地熱能開采尚處于初級階段,但是未來潛力較大。
一方面,政府已經明確將大力支持地熱能源的發展。根據基礎設施部消息,政府正在制定措施,認證地熱能的可再生能源身份,意味著未來或將給予地熱能采集企業相關補貼,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并且根據經濟部消息,2020年政府將通過改變地熱開采許可費的計算方式來降低費用給企業減負。
另一方面,根據可靠消息,即將發布的《國家能源與氣候計劃》中政府將明確促進地熱能的開采,我們認為屆時配套刺激政策出臺或將簡化相關流程、減少企業的合規成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當地地熱采集企業的經驗顯示,由于地熱能源的投入產出較難確定,存在獲取銀行貸款難度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