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34個新基建項目亮相
據介紹,首批34個新基建項目中,智慧無線政務專網、智慧大腦基礎設施、物聯網安全公共服務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6個,項目總投資近35億元;智慧政務服務中心、“智慧應急”平臺、“5G+AI”智能物聯健康服務管理平臺、智慧地下環廊、汽車充電樁、成都5G智慧城智能駕駛、成都高新數智綜保區、智慧社區等融合基礎設施13個,項目總投資27億余元;5G互聯科創園、智慧醫療醫學中心、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加速器、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創新基礎設施15個,項目總投資超111億元。
“其中,政府采購類項目5個、國有平臺公司建設類項目9個、政企合作投資類項目10個、社會投資類項目10個。”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首批項目財政投資26億余元,撬動社會投資超過147億元,預計可帶動220家以上本地科技型企業參與。
《實施意見》明確了成都高新區新基建工作重點發力的18個重點方向。建設新一代網絡通信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網絡安全與區塊鏈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促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通過建設衛星互聯網產業示范園、車聯網智慧園區、超高清視頻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網絡視聽產業基地、新消費示范商圈,培育新業態;打造新型研發機構、投融資服務平臺、國際合作平臺等新平臺。
下一步,還將面向成都高新區本地中小企業發布政企合作投資類和社會投資類項目新基建場景城市機會清單,遴選企業參與建設。
國開行授信1000億元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成都高新區還發布了《成都高新區關于聚力新基建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意見》,明確探索“龍頭企業領建、中小企業參建、金融機構助建”模式,聚焦“催生新技術、培育新業態、打造新平臺、創建新空間、賦能新治理”五大領域,持續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
《實施意見》明確遵循“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原則,堅持“創新引領、協同聚力、場景賦能、激發動能”四大原則。
具體而言,突出市場主體,以商業化邏輯推動新基建項目全生命周期高效能實施;突出科技賦能,以新基建項目助力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突出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資本投資新基建比重原則上不低于50%。
突出場景開放,政府率先有序釋放和啟動新基建市場機會,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深度參與,撬動比例原則上不低于3倍;突出數字化特征,數字化智能化新基建項目占比原則上不低于70%。
成都高新區還將設立新基建資金池,支持金融機構對成都高新區新基建項目集中授信。在當天活動現場,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等金融機構現場與成都高新區簽約,對新基建項目授信1000億元。
行業“大咖”力挺新基建投資
當天活動現場,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等國內龍頭企業,中科衛創、杭州趣鏈等知名企業,四方偉業、數聯銘品、久遠銀海等成都高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分行、中國銀行四川分行、深創投等金融機構代表,以線上+線下形式共議新基建發展機遇,并表示將共同參與成都高新區新基建建設。
“新基建將推動產業互聯網向各行業縱深發展,加快行業數字化進程,同時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生產體系和商業模式。”騰訊云智慧城市首席專家趙明君表示,騰訊等產業互聯網企業將參與其中,成為共建者。
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于英濤表示,將充分利用新華三在ICT基礎設施與數字化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優勢,聯合母公司紫光集團的力量,加強技術投入,積極助力成都高新區新基建戰略,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可持續發展、擁有全國頂尖“國際化產業和政府數字治理能力”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