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7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期,西湖大學王盼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發團隊合作, 開發了一類基于吩嗪衍生物的水溶性有機儲能小分子,并提出在水系有機液流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電化學碳捕獲一體化的方法。換句話說,基于一種新合成的小分子,他們開發了能夠捕獲與釋放二氧化碳的水系液流電池。 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期刊上。
液流電池是長時儲能領域一匹被看好的“黑馬”。其中,水系有機液流電池使用水作為介質,具有較高安全性和環境友好性。
2023-10-11 09:07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
記者10月7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期,西湖大學王盼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發團隊合作, 開發了一類基于吩嗪衍生物的水溶性有機儲能小分子,并提出在水系有機液流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電化學碳捕獲一體化的方法。換句話說,基于一種新合成的小分子,他們開發了能夠捕獲與釋放二氧化碳的水系液流電池。 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期刊上。
液流電池是長時儲能領域一匹被看好的“黑馬”。其中,水系有機液流電池使用水作為介質,具有較高安全性和環境友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