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界網訊:2023年12月28日,印度尼西亞能源與礦產部(ESDM)正尋求對地下井工煤礦進行更多投資,以增加其在未來幾年的煤炭產量。
ESDM 表示,隨著露天開采時間的不斷增加,高熱值煤炭的儲量一直在減少,增加對地下井工煤礦開采的投資,將有助于開發地下深層可用的高質量煤炭資源。
印尼已將2024年的煤炭產量目標初步定為7.1億噸,由于2023年實際煤炭產量已超過6.945億噸的年度目標,所以現在初步確定的2024年目標可能還會被進一步上調。根據 ESDM 的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12月21日,印度尼西亞的煤炭產量為7.4147億噸。由于一些煤炭生產者遲遲不報告產量,因此最終產量數據還會被修訂得更高,意味著2023年到目前為止的實際煤炭產量可能更高。
面臨新的挑戰
露天開采或露天煤礦要受到礦山剝采率的限制,較高的剝采率意味著開采一定數量的煤炭將需要剝離更多的覆蓋土石方。
但是,由于剝離覆蓋土石方現金成本高昂,在某個時候露天煤礦繼續加大剝采率采礦在財務上就變得不太可行。此外,更加嚴格的法律和環境法規,以及多年來機械設備的不足也限制了露天煤礦的采礦作業。
與此同時,地下采礦作業需要對礦山開發的前期投資顯著增加,據 ESDM 估計,井工煤礦初始成本比露天煤礦高出3至4倍。此外,地下采礦的運營成本也很高,因為它需要熟練的勞動力,以及通風、巷道支護和其他輔助要求的基礎設施成本。
但 ESDM 也表示,開發新的采礦技術也可能會有助于降低與地下采礦相關的運營成本。
地下煤礦允許企業直接進入煤層開采,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通常在露天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與露天開采相比,地下井工煤礦開采被認為對環境的破壞較小,因為覆蓋土石方清除率較低,地表擾動也較小。
印度能礦部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煤炭生產商 Sumber Daya ergi (SDE)已開始在印尼南加里曼丹省哥打巴魯(Kotabaru)進行首個地下煤礦的商業運營。目前,加里曼丹除了這個井工煤礦,幾乎所有的商業煤礦都完全是露天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