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EnergyTrend在11月發布的報告,金剛線切割多晶硅片目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借記者對其專訪之時,對金剛線切割多晶硅片的推廣進程、提升空間、如何助力光伏早日實現平價上網等,做出了最新解讀和研判。
行業寄予厚望
記者:光伏要實現平價上網,需要技術和非技術成本雙降,金剛線切割硅片技術則是“降本利器”,并已于2014年在單晶領域率先在國內迎來普及,這一技術在切割多晶方面目前進展如何?
呂錦標 :降本增效是推動光伏行業前進的動力,當前硅片和硅料占到光伏組件成本40%左右,伴隨光伏補貼的退坡機制,硅片端降本壓力巨大,金剛線切割技術被寄予厚望。
保利協鑫2013年啟動金剛線切片機國產化改造項目,到2016年末取得突破,今年開始大范圍推廣切片機的改造。一開始沒料到金剛線切多晶片會推廣得這么快,市場需求遠超預期,金剛線切片機的改造不得不一再提速。8月金剛線切多晶片的產能占到了60%左右。預計到11月,金剛線切多晶片的出貨量可占據80%的份額,也有一些電池企業已全部采購金剛線片了。
預計到明年初,保利協鑫的切片產能將全部切換為金剛線切割,一部分來不及改造的砂漿切割機將對外承接代工業務,確保不同需求的平穩過渡。
記者:行業內也有聲音認為,和專機相比,改造機的成本過高。
呂錦標 :綜合來看,改造機的投資成本僅為專機的1/10,而切片加工成本兩者相當,現階段改造機的性價比優勢明顯。金剛線切多晶片表面制絨的問題今年徹底攻克,解決了金剛線切多晶片的應用問題,為其大規模量產提供了條件。
記者:您認為金剛線切割多晶片的最大優勢是什么?
呂錦標 :性價比。大規模推廣這項技術后,多晶硅片直接降本超0.5元/片。保利協鑫的金剛線切片機改造全部使用自有技術,很低的改造成本可以大比例提升多晶硅片產能,對光伏全產業鏈有利。
仍存改進空間
記者:金剛線切多晶片目前所取得的成功是否可持續?
呂錦標 :金剛線切割技術在多晶領域的快速推廣,將單晶、多晶在切片端的加工成本重新拉回到相同水平。
金剛線切多晶片未來仍存很大改進空間。首先是切片環節細線化,細線化對單晶和多晶的挑戰是一樣的,對專用機和改造機而言也是如此。金剛線細線化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鋼線本身的技術指標和成本,以及鑄錠和拉晶品質優化等問題。
隨著相關工藝技術水平的提升,多晶鑄錠改善硬質點、降雜提質,未來鋼線將逐步過渡到60微米,再到50微米,現有改造機臺將完全能夠兼容,個別指標甚至超過專用機。
其次是薄片化。從技術角度看,多晶硅片可以薄到110—120微米,相對于當前180—200微米左右的硅片厚度仍有很大進步空間。當然,薄片的問題不在于切割端,而在于電池、組件工藝技術的配套,這有賴于產業上下游的協同推進。
切片環節主要是降本問題,配套的黑硅技術在降本、提效方面都有提升空間。保利協鑫最近發布了第二代高效黑硅片,黑硅加工成本可降低40%左右,電池效率額外提升0.05—0.1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一季度末大規模量產后,可以將黑硅加工成本控制在0.1元/片,功率增益提升至5瓦。另外,黑硅技術能夠與高效PERC技術高度匹配,疊加后效率比普通多晶PERC高出0.4%以上。
目前,協鑫集成量產的金剛線切多晶+黑硅+PERC的電池轉換效率已經達到20.5%,未來有望提升至21.5%。在成本方面,與砂線切+普通電池工藝的單位成本相比,金剛線切多晶+濕法黑硅+PERC的電池制造成本僅為其92.7%。
助力多晶為行業讓利
記者:這項技術的推廣會否影響單晶、多晶競爭格局?
呂錦標 :單晶、多晶競爭力差異體現在硅片端,在效率差越來越接近的情況下,在我看來,多晶鑄錠的成本優勢將越發明顯。
關于單晶、多晶產品競爭力的比較,業界此前有個公認的看法是:單多晶硅片價差0.6元/片是個分水嶺,超過0.6元/片多晶更具優勢。
從當前的價格來看,降價后的單晶報價仍高出金剛線切多晶硅片約1元/片。三部委最新公布的“領跑者計劃”單多晶效率差也是0.8元/片。按此測算,硅片端更加合理的性價比標準差應該是0.3—0.4元/片。
隨著金剛線切割的推廣,金剛線多晶片年底前或明年上半年將完全替代砂漿片,將進一步推動多晶硅片提質降本。金剛線多晶片將在目前4.6—4.7元/片的價位下,降價讓利電池組件端,讓多晶產品繼續縮小與單晶產品的效率差,同時擴大性價比優勢,率先進入光伏平價上網的產品序列。
記者:您曾經表示鑄錠單晶將成為未來性價比首選。現在仍然是這樣認為嗎?
呂錦標 :保利協鑫在發展多晶的同時也有單晶技術儲備,單晶的發展重心在鑄錠單晶和超高效N型單晶技術落地,并與龍頭企業中環股份進行戰略合作。
隨著光伏補貼逐步下調,政策對光伏產業的影響將逐步弱化,光伏產品成本和性價比將最終決定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