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甘肅臨夏州康樂縣景古鎮渭河源330千伏線路工程建設現場,隨著現場總指揮的一聲令下,國內首臺發儲合一電動張力機啟動,通過智能控制系統開始進行牽引繩的展放作業,這是在該設備在國內的首次試點應用。
張力機是電網建設中最關鍵的機械裝備之一,它和牽引機搭檔為導線提供牽引力和張力,讓根根銀線騰空而起。相較于傳統的液壓張力機,電動張力機在張力控制的靈敏度上提升至毫秒級,張力控制偏差縮小至1%,為放線提供了更為精準的張力控制,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電動張力機作為電網建設裝備領域的一次革命性創新,標志著電力施工裝備邁向電氣化、綠色化的新階段。
“電動張力機在工作過程中利用電機發電,可以將牽引動能高效回收儲存,不但不需要燃油,還可以不用外部充電,實現了能量的發、儲、用一體循環。”國網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研發團隊成員白皓偉介紹。
據現場數據顯示,該設備的能量回收率達到65.5%,每小時可節省柴油22.8升,每小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9.7千克,施工噪音也從傳統設備的70分貝以上降低至30分貝以下。
此次應用的電動張力機不僅在性能上表現優異,還具有適應高寒高熱等復雜環境的能力。經中國電科院型式試驗驗證,該設備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為后續電網建設裝備電驅化與數智化提供了可行的核心技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