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5月21日電,5月19日中國經濟信息社在常州發布《全球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17)》。根據報告,全球智能制造綜合排名前六的國家分別為美、日、德、韓、英、中。
全球智能制造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指數中心聯合中國(常州)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共同研發,包含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和22個三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主要從發展環境、要素支撐、發展基礎以及制造業智能化應用水平四個維度表征國家智能制造發展內在規律。
“發展環境”指標評價結果顯示,前五名分別是美、中、德、英、瑞。美國排名第一,智能制造標準數量與創新環境得分較低,但在政策重視程度、外商直接投資、學術環境方面得分最高。中國智能制造標準數量得分最高,但人均 GDP 得分較低。德國政策重視程度得分較高,外商直接投資較低。英國創新環境得分較高。瑞士人均 GDP 得分最高,但外商投資與智能制造標準數量得分在排名前五國家中得分最低。
“要素支撐”指標評價結果顯示,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美、日、德、英、韓。美國排名第一,智能制造相關專業高等教育人數占比、股票交易額與網絡環境得分最高,但在研發支出占GDP比重、信息化發展得分較低。日本排名第二,智能制造相關專業高等教育人數占比得分僅次于美國,但股票交易額得分較低。德國智能制造工作崗位占比得分最高,但智能制造相關專業高等教育人數占比得分最低,這與德國特有的學徒制教育有關。英國各項指標得分較為平均,智能制造工作崗位占比得分較低。韓國排名第五,股票交易額得分在排名前五國家中得分最低,但研發支出占GDP比重與信息化發展指數得分最高。
“發展基礎”指標評價結果顯示,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美、中、韓、德、土。美國排名第一,智能制造專利數量得分最高,但制造業數量得分最低。中國制造業數量、智能制造論文數量得分最高,但智能制造專利數量與能源利用率得分較低。韓國制造業數量得分較高,但制造業效益得分最低。德國各項指標較為平均,制造業數量與制造業效益得分較高。土耳其排名第五,智能制造論文數量得分在排名前五國家中得分最低。
“智能制造應用水平”指標評價結果顯示,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德、日、意、比。美國排名第一,生產效率、代表性智能產品銷售收入、智能企業服務銷售收入占比得分最高,但智能裝備需求量得分較低。德國各項指標得分較高,代表性智能產品出口貿易額得分僅次于美國。日本排名第三,代表性智能產品出口貿易額得分與智能企業服務銷售收入占比得分較高,但生產效率得分最低。意大利排名第四,智能裝備需求量、代表性智能產品出口貿易額得分較低。比利時排名第五,智能裝備需求量得分在排名前五國家中得分最低。
據悉,全球智能制造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指數中心聯合中國(常州)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共同發布。近年來,江蘇常州堅守實體經濟的根基和優勢,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通過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制造業提供有力支撐。圍繞智能制造,全市已催生出制造高鐵核心部件等隱形冠軍企業2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