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
訂閱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扎實推進碳達峰行動,制定本方案。
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部署,心懷“國之大者”,充分履行市場主體的社會責任,積極引導行業企業參與綠色電力交易,增加綠色電力消費,深入挖掘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眼建設制造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推動重點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堅決遏制全國“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提出如下意見。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已經納入我國總體發展戰略,成為我國堅定的發展方向。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2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1年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上通過視頻發表致辭。他說,今年7月16日,中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有2萬多家清潔能源企業,我們將會為這些企業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20日上午,剛剛當選內蒙古清潔能源產業協會會長的張楠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10月18日,以“攜手邁向更加綠色、包容的能源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在青島召開。會議發布《“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青島倡議》,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動,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2021年世界標準日紀念大會暨可持續發展標準專題會議15日在深圳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碳中和標準化白皮書》(簡稱《白皮書》)等報告在大會上發布。
結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人口流動數據看,過去10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從50%增加到63.89%,年均約提高1.4個百分點。“七普”數據同時顯示,近年來,流動人口的規模同比下降,農民工出現了負增長。
韓正表示,當前,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綠色低碳為導向的能源轉型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內深入推進。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
隨著“能耗雙控”政策在多個省份的落地,市場和個中企業的反應可謂“旱澇兩重天”。一些人叫苦不迭,而另一些優質企業,則緊抓節能降碳大勢,從內到外、落深落實能源管控,堅持“節流”和“開源”兩手都抓,塑造出一個又一個行業先進典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10月13日(星期三)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國務院國資委財管運行局負責人劉紹娓,國家礦山安監局安全基礎司司長孫慶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市場營銷部主任李明介紹今冬明春能源保障供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10月14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4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2021俄羅斯能源周”國際論壇并發表致辭。
此前估算的氣候變暖對能源支出的影響顯示,能源成本將大幅增加,但作出這些預測的模型對相關數據的考慮可能并不充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團隊將全球能耗、能源成本、歷史氣候數據,以及溫室氣體中等排放和高排放情景下的人口收入預測和氣候預測相結合,估算了能耗和能源支出的未來變化。
2021年10月11-12日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指出,“雙碳”目標的提出,要求落實兩個“構建”,即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同時周孝信指出,“雙碳”目標清晰后,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安全的要求及能源電力技術進步的要求,要設定三項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及變化趨勢,即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非化石能源消費的占比、全社會用電量。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