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
訂閱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
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傳來喜訊,經過網優、行優層層評選和推薦、初審和現場復查、公開答辯和公示、會議審定等各階段激烈決逐,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重點工程滇西北至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滇西北直流工程”)榮登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全國榜首,這也是南方電網首次蟬聯建設管理工程國優金獎。
看質量:高于歐盟標準作為中國基建在海外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設過蒙內鐵路等重大項目的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經驗是很多歐洲公司無法復制的。
2020年11月24日,瑞士聯邦外交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訂了《瑞士聯邦外交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在建筑節能領域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記者近日從包頭稀土研究院獲悉,該院新材料研發團隊以稀土為原料,以壓延法成功制備熒光玻璃,為熒光體制備出大功率白光LED樣燈,開辟了該項技術的國內先河。
作為最大的生物質學術會議, EUBCE科學委員會將根據來自全球提交的摘要,在進行國際委員會慎重的評審之后,力求展現一個科學卓越為基礎的鼓舞人心的會議,并為促進實現未來的低碳世界而做出貢獻。大會目標是打造一個新穎創新的會議議程,為全球生物質能行業的最新趨勢,發展和挑戰提供一個數字化遠程互動平臺。
第二屆環境生態研討會暨科技成果轉化展示會將于12月2-4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研討會由?態環境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國家?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環境保護技術評價驗證聯盟、國家環境保護?程技術中?、北京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生態學》、《中國環境科學》、《環境與生活》、北京合眾會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
截至25日,寧夏首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累計向浙江送電逾1500億度。促進當地新能源消納,優化了華東用電布局。據了解,寧夏靈州-浙江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自2016年投運至今,歷經高溫、暴雪等惡劣天氣考驗,保持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目前最大輸送功率達到7200兆瓦,日最大輸送電量1.73億度。該工程運營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極為顯著,相當于受電地區減少燃煤約43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200萬噸,1500億度電可支撐約2萬億GDP。
11月26日,風電行業年度重磅盛會——"2020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風電產業發展論壇"在西安召開。來自政府部門、社會團體、風電投資開發商、裝備制造企業、咨詢服務機構共計22個省市自治區的45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以“產業協同、融合創新、共享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中國風電高質量發展的解決方案及行業融合創新發展的路徑和對策。
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環保技術和綠色產業合作項目不斷落地,中國與相關國家一道,加強在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發展,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11月25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能源中心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舉行了開工儀式。這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也是國內機場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分布式能源系統。
最近幾年,全社會對環境問題高度聚焦,建設生態文明是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發展的重要內容,把建設美麗中國作為重大目標。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美好的環境是科學及社會發展的大前提。
據國際能源署披露,全球能源消耗正在不斷加速:從1900年到2000年,全球能源消耗增長了10倍,而這個數字還將在下一個百年中翻兩番;同時,60%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端到端能源系統管理效率低下,促使全球氣候加速變暖。在國家層面,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國際共識。時值《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日本、韓國稱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而中國將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
2020一場肆虐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我們每個人認識到人生的無常、生命的無常,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它讓我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當下,努力過好每一天,在大自然面前、在茫茫宇宙面前,我們還都是孩子,一定要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疫情過后,我們將要更加注重衛生、注重環保!注重環境。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資源的開發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世界能源版圖正在重構、人類能源需求發生質變。人類正進入一個從“高碳”向“低碳”邁進、從“黑色”向“綠色”變換的能源大轉型新時代
?11月19日報道,根據經濟、能源和營商環境部網站發布的一份文件草案,羅政府希望以緊急法令形式批準《羅馬尼亞能源戰略》,以防止歐盟委員會啟動違規程序及從2021年1月起凍結相關歐盟資金。該戰略確定了2030年前的減排目標: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相關行業排放較2005年減少43.9%,其他行業排放減少2%,可再生能源占最終能源消費比例提高至30.7%,最終能耗比2007年下降40.4%。
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