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2021年第一批項目25日集中開復工,其中位于德令哈市的青海眾控德令哈135兆瓦光熱發電項目正式開建,這也是目前中國裝機規模最大、儲能規模最大的光熱電站。
3月25日,粵水電公告擬投資60億元建150萬千瓦光儲一體化項目。3月6日,其剛公布擬投資25億元建設700MW光伏發電項目。一個月內兩次籌劃加碼光伏,合計擬投資85億元。作為建筑行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粵水電之前主要業務是水利水電及軌道交通等工程建設。在2014年確立了“打造以新疆作為主戰場,輻射全國的市場格局”的清潔能源戰略目標后,迅猛開拓清潔能源業務。
3月24日晚,粵水電發布企業公告稱,子公司于新疆洛浦縣簽訂項目協議,擬總投資約60億元開發建設光伏儲能一體化項目,其中平價150萬千瓦,配置不低于15%儲能。
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求,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工作方案》,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
為深入貫徹《可再生能源法》,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求,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根據《2021年能源監管重點任務清單》(國能發監管〔2021〕5號)安排,決定組織開展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3月22日,位于青海海南州二塔拉的紅旗4號升壓站一掃連日陰霾,迎來了和煦的春風。海南州2021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復工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3月19日,由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牽頭,國家電網公司、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制定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調度命名規則》國家標準通過審查。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16日,天津發布《天津智慧能源小鎮》白皮書。據介紹,天津建成的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和大張莊智慧能源小鎮的區域供電可靠性、清潔能源利用比例、電能占終端能源比重、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等核心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月1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成松給出的答案是:“啟用清潔低碳轉型。”
隨著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強勢突起,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正向著綠色低碳轉變。今年,能源高效利用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戰略地位日益突顯。
為實現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目標,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均涉及新能源利好消息。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任務。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太陽能研究部主任李燦表示,能源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的主要路徑,逐步減少化石能源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由之路。
支撐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乘風破浪,能源行業貢獻了怎樣的堅實之力?在能源安全環境日益復雜的背景下,中國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加快清潔低碳轉型?……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專訪,對大家關心的能源領域重點、熱點問題給予回應。
劉漢元代表談到,當前,光伏發電已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方式,具備了大規模應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條件,成為了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
中國光熱新聞,光熱,光熱新聞,光熱資訊,光熱示范項目,光熱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