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地方版碳達峰路線圖正加速浮出水面。浙江省日前印發《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方案》,提出具體的技術路線圖和行動計劃,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制高點,到2025年和2030年,高質量支撐浙江省先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記者了解到,已有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十余省市提出在今年內出臺碳排放達峰行動相關方案。從各地已披露的碳達峰方案設計思路來看,加大能耗“雙控”工作力度仍是重頭戲。
6月18日1時26分,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哈密光熱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實現夜間無光穩定并網發電。在夜晚無光條件下利用白天太陽能儲熱能實現集熱發電標志著哈密光熱項目正式開啟“24小時不間斷發電”模式。
6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5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5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2.4億千瓦,同比增長9.5%。其中,風電裝機容量2.9億千瓦,同比增長34.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6億千瓦,同比增長24.7%。
近年來,我省全力推進清潔高效的能源消費模式,消費結構顯著優化,直流外送能力大幅提升,省內電網匯集能力顯著增強,省際互聯互通能力大幅提升,能源惠民成效顯著,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6月2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京視頻會見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雙方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并就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共同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行交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我國對于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消耗數量與日俱增,傳統能源資源日益減少,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民經濟需求,因能源消耗所導致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也日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設低碳社會,發展新能源已是大勢所趨,也成為了我國未來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1—5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2.4億千瓦,同比增長9.5%。其中,風電裝機容量2.9億千瓦,同比增長34.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6億千瓦,同比增長24.7%。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經濟社會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開啟了低碳新時代,也如同一根具有非凡力量的“指揮棒”,正在帶動整個社會的巨大熱情,并成為社會轉型的巨大動力。政府機構、專家學者、企業決策者紛紛為這個目標而積極行動,出臺政策、投身研究、投資布局。
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能源行業由弱到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加快推進改革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
“十三五”期間,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十三五”以來,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費增量的40%,較“十二五”期間的增量占比上升了14個百分點……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合理引導投資、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經商國家能源局,現就2021年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國家發改委獲悉,為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合理引導投資、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該部門印發《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2021年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合理引導投資、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經商國家能源局,現就2021年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能源行業為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貢獻了堅實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
日前,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農村清潔取暖高峰論壇暨縣域清潔取暖發展峰會”召開。
中國光熱新聞,光熱,光熱新聞,光熱資訊,光熱示范項目,光熱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