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新增貸款超預期下滑,降至13個月以來的低位,但從整體看市場資金面依然趨松。
11月12日,央行發布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052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816億元,較9月也少增了1180億元。
在本月初的財新調查中,20家國內外金融、研究機構的經濟學家對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測平均值為5750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表示,由于季初存款減少、存貸壓力的限制,10月新增貸款較9月有所下降。考慮到M2增速已經在目標以上,加之未來外匯占款增量會有所回升,預計四季度信貸增長保持平穩,嚴格按照計劃投放。
截至10月,今年新增信貸規模已經達到72260億元。較多市場機構預計今年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可能為8.5萬億元。
從社會融資規模看,市場資金依然較為寬松。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2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038億元。
其中,企業債券凈融資2992億元,同比多1353億元;委托貸款增加941億元,同比多增423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445億元,同比多增1355億元。
同時,10月人民幣貸款占融資規模之比為39.2%,處于歷史較低位,企業債券凈融資占融資規模之比則提高至23%。
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認為,10月融資數據顯示出金融機構表外融資持續放量,表內信貸不會明顯放松。同時,企業債、城投債仍是托底基建的資金保障。
到今天(12日),10月物價、進出口、工業、投資等官方數據均已發布。對于未來政策可能的變化,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表示,鑒于經濟增速已經反彈,國內政策放松能否持續尚不確定,尤其是在年關前后。雖然10月CPI數據低于預期,為政策進一步放松留出更大空間,但經濟增速的反彈則降低了政策放松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