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052億元,較9月的6232億元少增1180億元,明顯少于各方預期,并創下13個月以來新低。
在債券融資猛增的大背景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已經超過央行年初設定的14%的目標。
不過,由于信托貸款等“隱形信貸”增加較多,同日公布的10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29萬億元,同比增加5038億元,雖較9月1.65萬億元的年內最高值有所減少,但仍處于高位,暗示短期流動性無憂。
從直接代表市場流動性情況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來看,同比增長14.1%,較去年同期高1.2%,較9月小幅下降0.7%。其實,14.1%的增速已經達到央行在《2011年第四季度貨幣執行報告》中提出的“M2的既定增長目標14%”。
分析人士指出,預計央行年內在貨幣政策上不會大幅放松,將繼續保持目前穩健思路。
“為明年做準備”
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創下13個月新低,5052億元的新增量也低于市場6000億元左右的預期。但分析人士指出,10月新增貸款出現回落在情理之中,季度初存款減少、存貸比限制以及企業發債融資對貸款的替代作用是出現滑落的重要原因。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磊認為,一方面,9月銀行考核時點過后,存款回流,銀行存貸比壓力重新約束銀行放貸沖動;另一方面,受需求不足及產品出廠價格下滑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資產方惡化,導致銀行對企業信貸進一步趨于謹慎。
細觀數據結構,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正逐步回升,新增貸款結構也正逐步改善。
10月新增對公中長期貸款1685億元,較上月增加408億元,占新增貸款比重也從9月的20%上升到33%,表明投資增速回升對中長期貸款的拉動作用逐步體現;新增對公短期貸款2467億元,較上月減少1078億元。
此外,住戶貸款增加145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0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151億元,較上月減少440億元。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認為,在企業貸款需求有所回升、信貸額度有限的情況下,銀行適度收縮了個人住房貸款,同時也可能是市場需求階段性回落所致。
今年1-10月,累計投放人民幣貸款7.23萬億,分析人士指出,完成既定新增貸款8萬億元的全年目標已是大概率事件,考慮到四季度主要是為明年做準備,所以基本上不會有很大規模的資金投放量。
債券融資超信貸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央行嚴管信貸,市場流動性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央行昨日公布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顯示,非信貸的其他融資渠道進一步活躍,融資結構均衡化明顯加快。
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之比為39.2%,處于歷史較低位,且連續兩個月低于40%,較前三季度57.3%的比重再度大幅減少;而信托、票據及企業債券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占比卻達到了40.5%,超過人民幣貸款的比重。
數據顯示,信托貸款繼續維持高速增長態勢,10月信托貸款增加1445億元,同比多增1355億元;而直接融資繼續的比重繼續上升,10月企業債券凈融資2992億元,同比多1353億元,占融資規模的23%。
分析人士指出,企業融資結構繼續向債券融資傾斜,債券融資成為替代銀行信貸的重要手段。
“10月融資數據顯示出金融機構表外融資持續放量,表內信貸不會明顯放松。同時,企業債、城投債仍是托底基建的資金保障。” 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表示。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社會融資規模總額的上升并不意味著實體經濟的需求在上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轉變并不是實體經濟的需求在增加,而是債券發行融到的資金沒有辦法直接成為原先貸款的返還,發債企業融資是為了替換貸款。” 莫尼塔宏觀分析師喬永遠認為。
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
“社會融資規模的數據,顯示流動性比較寬裕,且前期穩增長擴大投資的政策都在發揮效果,結合10月份公布的經濟指標,能確認中國經濟正在軟著陸的軌跡上運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昨日如是解讀。
截至昨天(12日),已經發布的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工業增加值等多個宏觀數據,均好于市場預期,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已經基本確立。
結合最新數據,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經濟已經出現明顯復蘇態勢的情況下,預計央行在貨幣信貸政策仍將保持適度謹慎。
“考慮到M2增速已經在目標以上,加之未來外匯占款增量會有所回升,預計四季度信貸增長保持平穩,嚴格按照計劃投放。” 鄂永健認為。
央行副行長易綱8日曾表示,現在的政策是適當的,央行還會堅持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他還表示,金融危機之后的大規模信貸投放和過度投資現象不太可能重現,還是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10月信貸數據也是這一政策姿態的直接體現。預計在未來兩個季度內,逆周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將以穩定和觀察為主。” 浙商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郭磊表示。
在早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明確指出下一階段要把握好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風險防范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貨幣環境的穩定,為市場經濟自身的調整和穩定機制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并將保持合理的市場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