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雙雙低開,隨后震蕩盤整,午后兩市震蕩走低,滬指盤中跌近2%擊穿2300點整數關口。隨后股指震蕩回升重上2300點。截止收盤滬指報2309.50點,跌16.18點,跌0.70%,成交量1331億元;深成指報9355.48點,跌26.21點,跌幅0.28%,成交量1261億元。
板塊方面,船舶制造板塊午后繼續走強,個股全線飄紅,終盤飚漲7.28%,漲幅領銜滬深兩市。有色金屬板塊走強,收盤漲1.87%,列漲幅榜第三位。造紙行業早盤走強,至收盤漲1.21%,居漲幅榜第五位。此外,航空航天、煤炭行業和文教休閑等板塊強于大盤;環保行業、水務行業和證券行業等板塊弱于大盤。
資金流向:行業方面,滬深兩市有色金屬股資金流入最多,共流入5.92億元;其中,主力資金流入2億元,散戶資金流入3.92億元。滬深兩市房地產股資金流出最多,共流出10.82億元;其中,主力資金流出3.96億元,散戶資金流出6.86億元。個股方面,滬深兩市資金流入前五位的個股為:廣匯能源(1.42億元),中航重機(1.40億元),康美藥業(1.29億元),TCL 集團(1.14億元),洛陽鉬業(1.10億元)。資金流出前五位的個股為:浦發銀行(-1.59億元),中信證券(-1.58億元),貴州茅臺(-1.56億元),中國平安(-1.13億元),上汽集團(-1.06億元)。
機構分析稱,市場反彈的行情在未來兩個月內仍將延續,但由于估值洼地的效應削弱、資金面擾動等因素,繼續上行空間受到限制,后期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一季度由于節日等因素進入企業業績、經濟數據、政策等發布的清淡期,基本面進入難以證偽和證實的階段,短期不會對市場造成系統性風險。盈利上看,從已公布的年報盈利預告情況和當前的盈利一致預期來看,盈利風險部分釋放,且四季度由于基數較低,企業業績存在超預期的可能。而冬末春初由于外圍市場、經濟及資金面等多方面的影響,存在較大下行風險。
中投證券認為,從技術上看,上證50指數在60分鐘K線圖上已經顯露出調整的跡象。MACD指標中白線已經死叉黃線,紅柱變成了綠柱。KDJ指標中J線已經有向下的趨勢。從上證綜指的60分鐘圖上指標也出現了嚴重的背離。總的來說,大盤雖然目前仍處于強勢,不過其已經進入上漲的末期,調整可能隨時到來,投資者應該保持幾分謹慎。
消息面:
今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將正式在北京金融街金陽大廈掛牌。作為全國性場外市場運營管理機構,業界人士稱之為“北京證券交易所”,這使得我國證券交易所最終形成上海、深圳和北京“三足鼎立”的格局。
隨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運營,這意味著市場傳聞已久的“新三板”交易模式正式誕生。據悉,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揭牌、業務規則調整后,還將逐步完善規則體系,相關交易細則可能要在春節以后發布。
外圍消息:
周二美國股市收盤漲跌不一。12月PPI跌0.2%,壞于預期;12月零售銷售增長0.5%,好于預期。
美東時間1月15日16:00(北京時間1月16日05:0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7.57點,收于13,534.89點,漲幅為0.2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72點,收于3,110.78點,跌幅為0.22%;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66點,收于1,472.34點,漲幅為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