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鎮化在未來中國發展中被賦予重大意義的背景下,作為新型城鎮化“總綱”的國家城鎮化發展規劃也將于今年上半年浮出水面。昨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并將有可能于今年上半年出臺。
“城鎮化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們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張平表示,新型城鎮化包括城市本身的建設,也包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以后消費隨之成倍增長。因此,城鎮化既作為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擴大內需潛力之所在。對于實現城鎮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不僅僅要看它的速度、它的規模,更要看它的質量和水平。
張平坦言,城鎮化目前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和克服的問題,例如城鄉二元結構中還會經歷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只有通過完善保障制度、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才能讓消費者敢于花錢。另外一方面,一些中西部城市包括東部地區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落后,未來投資還有很大的空間,關鍵是選好投資的方向。“我們要把投資的重點放在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安居工程和農村的危房改造,學校、醫院的建設,以及地下管網、供排水和交通通行等方面。”
“下一步的工作,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臺。”張平透露。據媒體報道,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總體綱要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已經編制完成,目前已上報國務院。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等在內的十多個部委共同參與編制,將涉及全國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有業內人士指出,新型城鎮化將在未來十年拉動40萬億元投資。
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教授表示,有研究表明,城鎮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萬億元。按照現有城鎮化速度,社會消費的總水平可以從現在的10萬億級上升到20萬億級,年均20萬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將會維持20年。
張平表示,未來在城鎮化發展的具體措施方面,一是搞好城市布局,適當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發展規模,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二是要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三是在城市群的布局上要和資源、環境能夠相適應。四是現在已經轉移的農村人口要逐步能夠融入到城市生活,尤其是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要逐步提高他們能夠享受到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