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在2320點附近已盤整了11個交易日,8日報收2318.61點。證監會昨日表示,市場暫時未現大規模做空跡象,未來將繼續加快QFII和RQFII的發展,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同時,對近期新股發行的“堰塞湖”,證監會也表示,鼓勵企業IPO前先去場外市場掛牌交易。
融資買入54倍于融券賣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前日還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全部會投向股市。2012年廣東省委托全國社保基金會投資運營1000億元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
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8日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指出,2013年1月31日起,滬深兩市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由278只擴容至500只,擴容當天,證券公司可供出借的新增標的股票共計2647.7萬股,市值約2.6億元,僅占新增標的股票A股流通市值的萬分之二。
擴容后前6個交易日,投資者融券賣出新增標的股票金額累計3.03億元,沒有出現融券賣空激增的情況。而融資買入額累計165.3億元,是前者的54倍。總體上看,此次標的股票擴容沒有對市場走勢產生重大影響。
證監會還指出,最新一次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擴容,選取了吉峰農機、機器人、華誼兄弟、碧水源、燃控科技和蒙草抗旱6只創業板股票,截至2月底,6股累計融券賣出量為23.43萬股,對其股價的影響微乎其微。這6只股票占創業板流通市值的比重僅為8.1%,也難對創業板整體走勢產生影響。
鼓勵IPO前去場外交易
證監會昨日透露,下一步,將繼續加快QFII和RQFII發展,吸引更多境外長期資金,積極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
去年以來,境外投資者申請QFII數量持續增加,匯入資金速度明顯加快。截至2013年2月底,共有215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其中去年新批準80家。此外,在香港上市、通過RQFII投資A股指數的4只ETF產品累計獲批430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境外投資者認購非常踴躍。
新股方面,目前在證監會排隊上市的公司依然超過800家。市場憂慮這些公司在某個時候大規模發行,引發市場劇烈波動。
對此,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指出,證監會不斷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按照“積極疏導、自愿選擇”的原則,鼓勵企業申報公開發行前先在場外市場掛牌交易,改變企業全部向主板、創業板申報的格局。適當放寬對企業申報前融資和在審企業私募股權融資的限制,明確在審企業可以發行公司債,多渠道化解當前融資困局。放寬內地企業到境外市場發行上市條件。
特別關注
別小看“證監會監管措施”
數據顯示,2002年至今,證監會系統累計對上千名當事人采取監管措施約800多次。
投資者不應小看這些監管措施,很多處罰對當事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當事人如被采取監管措施,該違法失信記錄將被記入誠信檔案,對其在行政許可、業務創新以及行政處罰幅度確定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如上市公司因失信行為被采取了監管措施,證監會在其后續再融資、并購重組等行政審批以及日常出具監管意見時,均會予以關注。
而如果券商中介被采取監管措施,在分類評價中被扣分,直接影響其分類評價類別,從而影響其行政許可申請、新業務開展、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數額等。如某證券公司2011年因在IPO項目中未勤勉盡責被出具警示函,兩名保薦代表人被撤銷資格,2012年分類評價時,該公司比2011年下降一級,導致當年實際多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7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