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躍文,全國政協委員、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金融學博士。曾任全國工商聯第八屆常委、全國工商聯第九屆副主席。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華社中國金融臺2013年兩會訪談《直擊兩會》節目,我是新華社記者賴冬陽。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民營企業還在走出去的戰略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走出去的民營企業中,也面臨著如何能更好的融資等問題。本期節目我們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鄭躍文。鄭總您好,歡迎您兩會期間做客新華社全球演播室。您是2013年兩會期間第一位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委員,歡迎您。
我們知道鄭總是科瑞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您肩擔著這么多的重任這一次來到北京參加兩會,您現在的感想是什么,跟我們分享一下。
鄭躍文:這次兩會和過去的兩會是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這次的兩會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的第一次兩會,也是政協十二屆會議的第一次會議,所以這次兩會我相信會有很多新的內容向大家展現。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也就是說今年的變化您應該是很感同身受的,我們知道您同時也是科瑞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科瑞集團作為一個非常知名的民營企業,在整個的企業發展過程當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那么您作為一個民營企業的領軍,您怎么來看待民營企業這么多年來的變化,到現在為止,咱們民營企業現在所面臨最大的現狀是什么?您給大家來介紹一下。
鄭躍文:在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逐步壯大,今天的民營企業已經形成了現在經濟上的總量已經是超過一半的GDP,所謂中國的民營經濟貢獻的,但是在他們自身的組成部分里面,現在民營企業里面也產生許多大企業,比如很多正在發展的中小企業。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也就是說民營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可以說在整個中國的經濟的大盤里面占的分量是很重的。現在民營企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現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特別是在現在所面臨著幾個問題,一個是面臨著外需不振,國際上的需求不振,同時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還面臨著像融資難和融資困難和融資成本高等等像這些問題,在這種多重 因素的影響之下咱們的民營企業現在發展的情況怎么樣,以您作為科瑞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的感受。
鄭躍文:首先民營企業是從市場,都是在每一個階段都是從市場艱難中走出來的,所以它們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這幾年民營經濟也遇到了一些發展困難的問題,其中全球金融危機以后,各國市場需求都在下降,所以對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現在民營企業大一點的,大一點的民營企業他們現在在思考著如何技術轉型升級,如何走出去,跟國際接軌,擴大自身的市場,提高自身的技術來發展自己,所以這是作為大一點的企業,中小企業,實際上相對是較難,因為在我們國內,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制造大國,這些年由于我們自身的技術待遇提高,成本也在不斷增加,資金壓力,融資難的問題也一直存在,所以現在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現階段也是面臨著很多困難。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您作為我們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您目前咱們的集團的情況怎么樣,主業是什么,將來發展的前景怎么樣?
鄭躍文:科瑞集團主要是以產業以及產業投資為主的產業投資集團,我們自身有自己的核心產業,就像生物制藥,像礦業還有農業這些都是我們的核心產業,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基本上采取產品經營,做好企業與產品經營,再加上資本經營使我們的產業逐步形成彌補的自身的不足,逐步成為在行業里面的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創辦于1992年的科瑞公司,經過近20年的發展,打造就出了一家以國際化戰略為導向、以“發現價值、提升價值、實現價值”為核心能力的專業投資集團公司。重點投資領域涵蓋制造、地產、資源、金融等行業。自成立以來,科瑞旗下已誕生6家上市公司。同時,科瑞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國門的科瑞PE,已經在境外投資界嶄露頭角。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好的,剛才您在談到科瑞集團作為民營企業一直在致力于轉型升級和走出去,那么在轉型升級和走出去方面我們有一些什么樣的亮點?
鄭躍文:實際上我們企業有20年的歷史,現在我們已經逐步把過去的單一的銷售也把眼光放在全球進行一些產業以及資源等一些兼并收購,還有最近我們已經把眼光國際上的技術逐步引進到我們國內,使我們企業在增強核心的競爭力上,加強核心競爭力上進行一些補充。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也就是說不但做的走出去的工作,同時還做得是引進來的工作,這兩個工作都在同時在做,根據我們那么多年走出去的經驗,您感覺有哪些是最大的困難?
鄭躍文:實際上走出去困難是很多的,最主要的一點原因我覺得第一我們是對他國的了解是不夠的,他國的文化,他國的法律就是各方面我們了解不夠,所以我們總帶著過去的習慣、經驗去到海外做一些投資,做一些市場開發,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都會經歷許多困難,有一些困難甚至比國內困難還要大。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面臨著很多困難,但是一定要做到了解還要融入,并且要生根,最后一定要做到競爭,而且共贏。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您看待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最需要的生存智慧會是什么?
鄭躍文:我們想到所謂的企業智慧也就是把你的不足能夠通過合作使你企業增強你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我相信,只要做到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一個很不錯的。現在隨著我們的發展企業走出去的力度越來越大,我今年帶來的提案就是我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們感受最難的一件事,就是在企業融資,在海外融資難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中國民營企業實力的不斷增強,很多民營企業也積極走出國門,通過直接投資、并購等方式在世界舞臺上參與經濟競爭和搏擊,面對國外復雜的市場環境,民營企業產權明晰,機制靈活,市場適應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強,投資決策效率高。但也應看到,目前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規模小,技術和資本實力較弱,經營觀念有待更新,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強。
鄭躍文:我今年的提案就是強調,過去我們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們的融資辦法,除了自有資金以外,我們只能靠內保外貸。國內擔保在海外獲得貸款,所以這種辦法是已經不能夠滿足我們企業發展的需求,我們希望通過我們自身的國內金融機構在海外不斷建點,加強給我們資金貸款的提供,另外在自有資本金的增加上,我們也希望國內多在他國組織多一些跟國際合作的基金,這樣的基金對我們在海外的項目企業,能夠直接進行投資,這樣在增加我們海外自有資本以后,使我們發展更有實力,在海外進行我們的擴充發展。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習近平總書記有一個“中國夢”的闡釋,那么那作為一個中國人,也作為一個全國政協委員,您怎么來理解“中國夢”?如果說您也有一個“中國夢”的話,您的“中國夢”是 什么?
鄭躍文: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能夠扎扎實實的實干,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實現“中國夢”的理想就會在我們逐步努力下會逐步接近。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去實現,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中國夢”的實現匯聚成一個大的“中國夢”的實現。
鄭躍文:對。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我們用一個更平實的語言來說,就用一句話或兩句話來說,您作為一個企業家,您的“中國夢”是什么?
鄭躍文:作為我們企業來說,我們希望我們的技術是世界在全球是讓大家認為我們有一流的技術,在產品上大家認為我們是最優秀的產品,讓所有的人使用我們的產品,覺得我們的產品不但好用,而且還價廉物美,這就是我們作為企業來說我們想實現的“中國夢”。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從實干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做得更好的,質量更好,影響力更大,有品牌認識度。我們千千萬萬的企業家實現自己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中國夢”才能夠實現。
鄭躍文:對。
新華社記者賴冬陽:好,非常感謝您做客我們的演播室,非常謝謝,也希望我們科瑞集團在您的帶領下能夠一步一步的,加速的來實現這個“中國夢”。
近幾年雖然我國對外金融領域發生了重大的角色轉變,主要身份也相應地從籌資者轉化為投資者。但對在境外投資的民營企業而言,如何更好的解決融資難題,希望鄭躍文委員的提案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好的,感謝收看新華社中國金融臺兩會訪談。我們下次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