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內地對部分地區出口出現超高速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今天(5月16日)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其中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一些異常的因素,具體的原因還在調研分析之中。
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1-4月,全國進出口總額8.36萬億元人民幣(約13307.5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14%。其中,出口6958.7億美元,增長17.4%;進口6348.8億美元,增長10.6%。4月出口增長14.7%,遠超市場預期。
沈丹陽提供的數據顯示,1-4月,內地對香港以外其他市場的出口增速是8.5%,而內地對香港雙邊貿易增長66.0%。此前,有關廣東特別是深圳與香港間貿易數據失真,已引起廣泛猜測。
從貿易對象看,前四月,中國與美國、東盟貿易平穩增長,對南非雙邊貿易增長49.7%,與歐盟雙邊貿易下降1.3%、與日本下降8.5%。
沈丹陽對今年的出口形勢保持謹慎。他稱,當前外貿形勢依然充滿變數,外貿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壓力還沒有根本緩解,對外貿形勢一點也不能夠過于樂觀。
他認為,發達經濟體進一步下行的風險現在有所緩解,市場需求預期有所恢復。但外需不足尚未根本改善,全球性、系統性風險仍值得警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中旬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到3.3%;世貿組織公布2012年全球貿易量增長只有2%,遠低于2011年5%的增速,并將2013年全球貿易量增速的預期也下調到3.3%。
國內經濟總體向好,但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人民幣升值等諸多的困難還存在。他稱,今年1-4月,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快速升值,其中,4月份升值進一步加速,對外貿企業經營造成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