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8月22日發布消息稱,近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上海自貿區)。試驗區范圍包括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商務部表示,為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探索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創新對外開放模式,國務院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決定在試驗區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和事項。《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在完成相關法律程序后公布。
今年上半年,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并上報國務院審批。
據財新記者了解,上海自貿區的申報方案中涉及投資、貿易、金融、行政法制多項改革試點。申報方案提出希望能夠用兩至三年的試驗,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的全面開放,以及綜合實現一系列創新改革目標。
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該方案草案。在批復方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李克強指出,設立上海自貿區將是本屆政府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
商務部稱,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其主要任務是要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
商務部認為,建設上海自貿區有利于培育我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