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與預期目標內,但近期仍有多家著名國際機構發報告警示中國經濟風險。
世界銀行發布《東亞太平洋經濟報告》,將中國2013年經濟增長預期由4月的8.3%下調至7.5%,2014年增長預期由8%下調至7.7%。世行報告指出,中國地方政府財務結構復雜并缺乏透明度,債務狀況令人擔憂;同時,在監管相對寬松的背景下,影子銀行的迅速擴張與傳統銀行體系存在密切聯系,對于中國的金融監管當局和經濟政策制定者而言,上述問題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嚴峻挑戰。
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13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版》經濟報告,將中國內地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由4月份預計的8.2%下調至7.6%,低于2012年7.7%的增速。
IMF近期也將發布其《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市場預期該機構也將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但在數值上將小于世行的調降幅度。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日前也警告稱,中國的信貸和債務泡沫是亞洲地區金融穩定面臨的一個威脅。標普表示,在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持續擴大之際,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推動不良債務的大幅上升。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發布報告認為,中國經濟三季度雖然強勁復蘇,但增長勢頭可能逐漸消退。近期增長勢頭的復蘇可歸因于以下幾個因素:一是7月份以來經濟政策的轉變,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和支持市場活動;二是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強勁的信貸增長的滯后效應在三季度開始顯現;三是外需受益于發達經濟體,尤其是歐元區增長前景的改善。
對當前經濟復蘇的可持續性,朱海斌持謹慎態度并預計到2014年中國經濟可能再次放緩。首先,雖然穩增長近期獲得高度重視,但經濟結構轉型和改革仍是重要的政策目標,這意味著經濟復蘇步伐可能將較小;其次,高層明確表示此次不會像2012年下半年那樣放松貨幣政策,信貸放緩將拖累2014年的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