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電力網及北京科莫迪投資資訊有限公司承辦的“2013電力行業競爭情報報告會”今天上午在京召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財政金融處處長梁云鳳解讀了十八大新政策解熱點問題“生態文明制度與能源經濟政策”,以下是報告內容:
梁云鳳表示,本屆電力行業競爭情報報告會召開正當時。她指出,目前能源領域的現狀表現在:(一)世界能源發展格局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二)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特征的現實需要為多煤貧油少氣;(三)十八大報告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四)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我國能源發展存在能源的可持續供應問題、能源發展質量問題、能源供給與需求逆向分布現有能源運輸通道效率不高等問題。梁云鳳提出解決能源問題的基本思路:
推進能源發展方式轉變,走中國特色能源現代化道路。
推動能源結構由高碳型轉向低碳型,推動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推動資源配置由就地平衡型轉向大范圍優化配置型,推動能源供應由國內資源保障型轉向國際國內資源統籌利用保障型,推動能源服務由供給型轉向智能互動型。
推進國際競爭格局轉變,營造相對寬松有利的國際化境。把能源外交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清醒認識國際能源形勢,關注國際能源地緣政治變化,堅持互利合作、多元發展、協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觀。積極開展雙邊、多邊或是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世界主要油氣資源國和歐派克等能源機構建立起更加密切的戰略合作關系。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使用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包括很多,比如,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等。體現在能源方面,應該建立有利于能源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政策體系。梁云鳳指出,能源經濟政策具體包括:進一步落實的新能源電力接入、消納政策,促進大媒電、大核電、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的集約化開發和統籌協調發展;加強電力行政審批配套的宏觀調控和機制建設;采取措施加快調整能源輸送方式;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改進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適應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加快電網智能化發展;優化政策性金融等政策機制,加快推進電網服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