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記者獲悉,上周五(12月13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4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其中,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7.5%左右,與今年一致。
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信息中心等政府研究機構均建議,將明年的GDP預期增速下調為7%,以便為經濟轉型、結構調整預留更多空間。
國家發改委一位政策研究專家12月16日向財新記者表示,和學者建議不同,中央提出明年GDP預期增長繼續維持7.5%左右的目標,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維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可以保障就業不出問題;二是擔心將增長預期調低后,市場預期也隨之變壞。
按中央政府工作程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后,國務院隨后在明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予以落實,經全國人大全體會議審議批準后生效。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10日至13日召開,會議認為當前經濟形勢“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同時提出“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宏觀債務水平持續上升,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食品藥品質量堪憂、社會治安狀況不佳等突出問題仍沒有緩解。
對于明年經濟增速,會議這樣提出: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據此判斷,2014年政府仍將把GDP年度增長目標設定在7.5%左右,目的是為了提振居民和企業部門的預期和信心、激發內生增長動力,特別是實現充分就業的考慮。
“雖然7.5%左右的增長目標維持不變,但其內涵將有所變化,增長目標的剛性可能沒有過去強。”彭文生說,如果經濟受到比較大的外在沖擊,政策將不會不顧“后遺癥”來刺激短期需求,非得把增長維持在7.5%的上方。另外,如果改革切實推進、結構優化有較大力度,略低于7.5%的增長可能也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