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5%,環比上漲1.0%。
“春節所在的月份往往物價漲幅較大,但今年春節所在的1月份物價總體比較平穩溫和,全年物價形勢開局良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從歷史數據看,2013年春節所在的2月份CPI同比上漲3.2%,漲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2012年春節所在的1月份同比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春節前夕一般是市場銷售旺季,加上天氣寒冷,食品價格漲幅往往較高,推動CPI明顯上漲,為何今年春節前夕的物價走勢比較平穩溫和?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分析,往年節前容易出現暴漲的豬肉價格,由于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生豬存欄較高,原有的“豬周期”發生了變化,今年1月份價格反而略有下降;牛羊肉價格漲幅雖然較大,但消費占比相對較小,對物價整體漲幅影響有限;加上今年1月份天氣比往常暖和一些,蔬菜等新鮮產品供應比較充足,菜價漲幅沒有以往那么大(以往有時環比漲幅超過20%)。
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0%,同比下降4.3%;鮮菜價格環比上漲12.1%,同比上漲2.1%。
王軍認為,節儉過節的新風也對穩定節日物價發揮了重要作用。奢華消費、公款消費對消費市場往往有龍頭帶動作用,今年春節期間這方面的消費受到了強有力的抑制,對節日前后的物價穩定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節前價格往往會上漲的煙酒等,今年1月份價格環比下降了0.3%。
不過,專家也指出,低位運行的物價也反映出當前中國經濟的總需求仍然相對疲弱,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特別是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還略有擴大,說明市場需求仍有待提振。
“從1月份看,結合經濟運行情況,全年物價漲幅可能會比較溫和。當前物價問題不是主要矛盾,當然也不能掉以輕心,資源價格改革還要兼顧穩定物價。”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