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2014年全國省級“兩會”全部閉幕。盤點31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可知,除黑龍江、海南兩省上調了今年的GDP增長目標以外,其余省份均下調了GDP增長目標或保持不變。
在各省2014年GDP增長目標中:
2省份上調:黑龍江由8%上調至8.50%,上調0.5個百分點;海南由9.90%上調至10.00%,上調0.1個百分點。
22省份下調: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其中,天津下調幅度最大,由12.50%下調至11.00%,下調1.50%
7省份持平:山西、內蒙古、遼寧、河南、廣東、貴州、寧夏。
經濟增速普遍下調或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去年經濟增速目標完成得并不理想,有14個省份GDP增速未達到預期目標,使得今年在目標設定的時候,不得不下調。
二、新一屆中央政府強調“不為GDP”,強調“發展質量”,在這種大的基調下,原來的高GDP模式的確難以為繼,下調也是給自己解壓。
此外,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已經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列為2014年的重要任務,除了控制新增債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地方政府要逐步將其債務納入預算管理。若要控制新增債務,限制地方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或將放緩。
美國《財富》雜志認為,同大多數改革一樣,政府公布的措施或將帶來長期可持續增長,但幾乎注定在短期內會抑制經濟增長。
降低經濟增速目標設定或將有損新領導層有關終結“GDP崇拜”的承諾。從實踐上看,目標設置過高會向市場發出政府準備為保增長而犧牲經濟改革的信號,但降低目標也會發出同樣負面信息并削弱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此種局面下,至少在目前看,不公布官方目標乃明智之舉,能保持某種程度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