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正在熱議的國企改革正掀起市場的強烈反應。國資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約13萬億元,占A股整體市值的六成以上,其中金融服務、采掘和公共事業等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國資占九成以上,其改革的巨大制度紅利給市場以巨大的想象空間。
據上海、廣東等地此前公布的國企改革方案,混合的所有制和國資管理方式將發生重大突破。國資委網站3日消息顯示,近年來,陜西省不斷加快推進國企改革重組,同時加快推動大集團組建工作。國企分類治理、降低國企壟斷、放寬準入門檻、資產整合重組、優化激烈機制等正成為國企改革的方向。這毫無疑問將催生相應的投資機遇。
此前,由中國石化啟動的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的改革,以及格力電器引入戰略投資等舉措,已經引起市場的高度期盼。根據2013年基金四季報,在500多只偏股基金中,有多達10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表示要重點關注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
國企改革大幕開啟,誠然醞釀巨大的商機。比如混合所有制的推進有望帶動上市國企的資產價值向上重估,主要包括石化、水電和通信、金融等領域;另外,集團母公司整體上市、資產兼并整合也將帶來投資機會,包括石化、汽車、軍工等行業。在中長期轉型的大背景下,產業趨勢、商業模式的變化將比經濟周期的波動更為重要,新經濟、新模式將促生未來諸多主題型投資機會。
此外,醫療改革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將促使健康服務等醫療保健子行業大變革的時代機遇來臨。
然而,經濟面依舊偏弱,但保增長措施仍未出臺,大盤反彈動能不大。而且預計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一季度的季調折年環比增速或降至7.2%,這其中暗藏的投資風險還請投資者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