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進出柳林的道路由于擠滿了從河南、陜西等地來此拉煤的車,所以經常發生堵車。”在柳林采訪期間,當地的出租車司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慨道,“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少很多了。”
據了解,山西太原至柳林一帶是我國優質焦煤的主產區,其中柳林地區的4號主焦煤,因為質優、稀缺被稱為煤中“國寶”。2000年左右當地很多人通過挖煤發了家,山西聯盛能源集團(以下簡稱聯盛集團)董事長邢利斌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煤市由盛轉衰致使柳林當地的一些煤礦日子難過。記者在走訪柳林縣各大煤礦期間發現,包括聯盛集團在內的幾大民企煤礦已出現欠薪等情況。此外,對煤炭稅收較為依賴的柳林縣政府來講,2013年開始出現財政收入下滑的狀況。
2012年下半年煤市開始逆轉
在山西省內,柳林縣的經濟實力位居第二,當地人的消費能力甚至超越太原等大城市。
“前幾年,煤老板一旦在哪個村子發現并開采出煤礦后,他們就會給該村的居民發放巨額 ‘補貼’,其中最高的一個村的村民每人領了18萬元。”當地人在向記者談及前幾年煤老板“跑馬圈地”的情況時依然津津樂道。
前幾年煤炭行情的火爆催生了包括邢利斌在內的一批富豪。“前幾年,邢利斌每天能賺到的純利潤都在好幾百萬,即便他嫁閨女真的花了7000萬元,也不過是其半個月挖煤賺的錢。”當地人如此告訴記者。
不過,煤炭行情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急轉直下。最為直觀的是焦煤價格一路下挫,而企業成本未出現大的變動,煤企的利潤空間受到極大壓縮。
港富集團黑色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志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1年年中,柳林地區優質焦煤(即4號主焦煤)的價格 (指車板價,下同)是1600~1650元/噸,同年10月前后漲到1720元/噸;到2012年4月后,價格從1650元/噸一路狂跌至1000元/噸以下。
記者在柳林調查期間,聯盛大廈的一位煤炭貿易商告訴記者,目前其從聯盛集團獲得的一般焦煤價格為400多元/噸,精焦煤為500多元/噸。
柳林縣煤運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受當前行情的影響,該公司計劃下調2014年的收入至50億元,而在2013年,該公司的收入為55億元。
3月27日下午,柳林縣煤炭工業局局長杜彥斌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柳林縣當前投產的礦井中,雖無一停產,但市場行情并不好。
生產越多虧損越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在柳林地區走訪時發現,雖然柳林當地的煤礦并未停工,但包括聯盛集團旗下煤礦在內一些礦卻出現了欠薪的情況。
去年8月初,杜彥斌曾公開對媒體表示,在柳林眾多煤企中,聯盛集團的日子最不好過,該集團從2011年7月開始出現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
一位就職于聯盛集團下屬企業——浩博煤焦有限公司的工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公司的焦煤和焦炭都不賺錢,生產越多虧損越多,但還是不能停工,公司內部對于年齡超過55歲的工人已經勸退,而且工資目前已經停發了將近半年。
記者從當地一些礦工及居民處了解到,去年底發工資時,柳林幾大煤企共同決議給員工發放10、11、12月份工資,而7、8、9月的工資已經拖欠至今。
針對聯盛集團下屬煤礦拖欠礦工工資的情況,記者對聯盛集團旗下距離柳林縣城最近的三家煤礦——薛鋤煤礦、莊上煤礦、興無煤礦進行了走訪。在走訪中,三家煤礦的多名礦工向記者證實了工資停發的情況,不過工人心態較為樂觀,“工資最終肯定還是會發的,不會不給。”
興無煤礦礦長張治文向記者坦言,目前該礦經營狀況確實非常困難,價格已經跌到了成本線,越生產越虧損,不過煤礦未停產停工,但如果當前的煤炭價格行情一直維持,其煤礦或許僅能維持兩到三個月。
3月27日,記者從當地的一些礦工處了解到,當地一家國有煤礦和當地資金鏈狀況最好的大型煤企——凌志集團下屬某礦給礦工放假的消息。不過這一情況未得到企業的證實。
當地下調稅收指標
在煤炭市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對于對煤焦企業稅收依賴較為嚴重的柳林縣來說,其財政收入所受到的影響也較為明顯。
據記者了解,2012年,柳林縣完成財政收入86億元,位列山西省縣級財政收入第二。據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報道顯示,柳林縣曾將2013年的財政總收入指標上調至100億元,后來又下調到與2012年持平。另據記者了解,該縣去年最終完了72.25億元,回到2011年的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數據顯示,前幾年在煤炭行情火爆的情況下,柳林縣稅收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在2011年達到96.6%的高點,2012年也有91.3%。2012年該縣一、二、三產業提供的稅收的比例為0.1%、87.6%、12.3%,而全國2012年總體水平三產業的比例為12%、48%、40%。在這其中,柳林縣主導產業是第二產業的煤焦行業,農業基本處于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