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6月CPI同比增長由5月2.5%回落至2.3%,PPI同比增速由5月-1.4%小幅提升至-1.1%,均與預期相符。分析稱低通脹壓力下,不會帶來政策的明顯調整。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周三表示,6月PPI同比增速較5月繼續提升,走勢與中采PMI分項中的購進價格指數同步。6月PPI同比提升主要歸因于近期穩增長政策對經濟的拉動。而5月和6月去除季節性波動的PPI環比增速均為0.1%,脫離了年初以來負的環比增長區間。
徐高還預計,由于商務部公布的生產資料價格近期走勢較為平穩,同時鑒于高層穩增長的決心,預計穩增長政策將會在未來幾個月持續推出,預期PPI數字在未來幾個月會繼續上升,下半年單月同比增速有望轉正。
6月CPI同比增長由5月2.5%回落至2.3%,徐高認為豬肉收儲政策帶來的一次性效應過去,豬價走勢回歸平穩,帶動CPI下行。5月上旬和中旬,在國家豬肉收儲政策的影響下,豬價曾在短期內明顯上漲,帶動5月CPI同比數字相比4月明顯走高。從周度數據來看,在那之后豬價環比漲幅已經大幅回落,近幾周漲幅甚至不及歷史同期的平均水平。這表明收儲政策只是對豬價造成了一次性的效應,并未持續推動豬價走高。
而蔬菜價格近期雖有所上漲,但并未偏離季節性規律太遠。因此,食品方面的上漲壓力不大。另一方面,非食品價格受制于經濟增長的疲弱,上漲壓力不強。徐高預測CPI通脹壓力應繼續處在低位,預計7月CPI同比數字與6月基本持平。
徐高表示6月通脹走勢保持平穩,CPI數字離全年3.5%的目標還有相當距離,而PPI則繼續同比負增長。低通脹壓力意味著政策放松尤其是貨幣政策空間仍然很大。不過,6月CPI也不像4月那樣低至2.0%以下,PPI也處在回升過程中。這將減輕決策者對通縮壓力的擔憂,因而也降低了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壓力。因此,6月通脹數字對宏觀政策的影響不大,不會帶來政策的明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