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加快調結構以及產業加速整合的大環境下,我國并購市場的行政色彩正逐漸褪去,市場自發的并購動力愈發凸顯。值得關注的是,現階段民營企業在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進程中開始擔當大任,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力量。不同于以往以資源并購為重點的國有企業海外并購活動,民營企業海外并購更專注于高科技、電信和零售等行業。
根據普華永道的最新數據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市場繼續保持活躍勢頭,交易總數量為176宗,較去年同期上升31%,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達120宗,是國有企業交易數量的兩倍之多,交易金額同比增長亦超過了120%;而國有企業前三季度海外并購交易金額首次出現下滑,幅度達37%。
“不同于以往以資源并購為重點的國有企業海外并購活動,民營企業海外并購更專注于高科技、電信和零售等行業。”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服務部合伙人路谷春介紹稱:“隨著民營企業成為中國海外并購活動主力,其多元化發展趨勢日益凸顯。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一方面積極在北美和歐洲等成熟市場尋找優質并購目標,將海外的技術、品牌引入中國;另一方面,也開始向亞洲等其他成長市場轉移生產基地以及開發新型市場。”
事實上,這方面的案例已有不少:雙匯國際宣布收購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以期借機進軍美國市場;光明食品收購英國著名食品企業維他麥60%股權,通過該品牌進入英國以及全球食品市場;吉利收購有著“北歐汽車工業明珠”之稱的沃爾沃轎車100%股權,盈利和口碑實現了雙豐收。
普華永道預測,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交易活動總體增長趨勢將在2015年得以延續。民營企業和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有企業將引領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活動,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也將參與到海外并購活動中去。
與此同時,“蜂擁而上”的海外并購過熱現象或一去不復返,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進入“理性時代”。并購目的、行業、投資地域和融資渠道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會在未來幾年中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