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美國是最近一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但是,當歐盟多國仍在債務危機陰霾下苦苦掙扎、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又遇經濟危機頂頭風之際,美國經濟卻出現了強勢增長,其2014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更達到了5%,為11年來最高值。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表示,美國的復蘇最為強勁,從某種程度上說,美國正在拉動世界經濟增長。
究竟什么成為拉動美國經濟飛速向前的引擎?這種可喜的態勢能持續多久?
能源+創新模式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最終修正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第三季度GDP年率增長5%,大幅高于此前估測的3.9%,創2003年三季度以來最快增速。
2014年一季度,嚴寒天氣導致美國經濟意外萎縮,此后強勁反彈,二季度GDP按年率計算增長4.6%,三季度進一步升至5%。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濤回顧,美國經濟在2014年第二季度強烈反彈,增速同比高達4.6%,證實了年初的疲弱是反常現象,復蘇已回歸正軌。美國經濟增速輕松超過4%的預期,這種反彈力度表明,全球最大經濟體正加速增長,最近幾個月的強勁就業數據也并非偶然。GDP數據也表明,美國經濟具備足夠強的動力以降低失業率。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石油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認為,帶動美國經濟不斷加速發展的引擎之一是能源格局的重大變化。“‘頁巖氣革命’或許是美國21世紀最重大的創新,并正在深刻改變世界能源格局。正是受益于這一重大創新,美國本土油氣開發成本大幅下降。低成本則意味著美國經濟的強大競爭力。另外,過去幾年中,谷歌、通用、英特爾等大公司紛紛公布了將部分高端制造業回遷美國的計劃,這有助于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他稱。
另外,《華爾街日報》曾公布的一項統計報告顯示,即使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第四季度,在除汽車和醫藥企業外的美國28家大企業中,其當季度收入雖同比下降了7.7%,但研發費用只微幅下降了0.7%,其中微軟、IBM、波音、杜邦等許多巨無霸企業研發開支還出現了明顯增長。
不過,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11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超預期下滑至493萬戶,創半年新低,宣告此前連續兩個月強勁上升的勢頭暫時告一段落,說明美國住房市場復蘇并不穩定。
2015年仍將穩健上行
2014年4月,世貿組織發布的貿易預測數據顯示出對2015年全球貿易的極大信心。這種信心表現在,預測2015年全球貿易將增長5.3%,從而達到過去20年的平均增速,這也成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為樂觀的預測(前兩年的全球貿易增長率平均僅為2.2%)。其中,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出口將分別增長4.3%和6.8%,進口將分別增長3.9%和7.1%。分區域的預測中,北美洲出口增長4.5%,進口增長5.1%。“總體而言,像美國這樣的發達經濟體還是在不斷復蘇之中,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預期再度下調,意味著全球貿易增長結構會隨之有所改觀。”馬濤預測。
高盛公布的2015年系列展望報告中稱,美國經濟仍將穩健增長且增速將超過其他主要經濟體。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JanHatzius)指出,低于目標的通脹率將使得美聯儲把加息時間至少延后至2015年9月份,而油價下跌的影響將繼續貫穿于今年的整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