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合國采購促進會秘書長趙暉22日表示,2011年聯合國系統共采購了約143億美元的貨物和專業服務,到2014年采購額升至172億美元,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我國企業可積極關注這一采購機會。
趙暉在上海參加“2015跨國采購與外貿發展高峰論壇”時說,近年來,聯合國從發展中國家采購的比例已經超過發達國家。其中占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為印度。2014年,我國獲得的聯合國采購額僅占聯合國采購總額的1%左右,排在第18位。而據聯合國系統估計,每年通過間接采購的“中國制造”約占采購總額20%至30%。主要原因是很多外資企業獲得聯合國的訂單之后,轉而再從中國采購。
“聯合國采購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大上’,遙不可及。實際上,對企業都是很基本的要求。”趙暉認為,聯合國采購市場拓展空間巨大,而中國制造具有優良性價比,具有天然競爭性。中國企業可以積極關注聯合國采購的機會。
趙暉介紹,聯合國采購大多以標書的方式來招標,采購的原因主要有自用、維和、人道主義緊急救援、發展援助等。國內的生產企業和貿易商都可以參與競標。
趙暉表示,聯合國市場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是政治用途的采購,市場穩定;二是無收款風險;三是無貿易壁壘的困擾。另外,對于企業而言,為企業提供了通往國際市場的捷徑,還可以幫助提升企業的品牌和形象,企業也可以共享供應商的數據庫等資源。
中國聯合國采購促進會的宗旨是促進我國企業積極參與聯合國采購,幫助我國企業利用聯合國的全球網絡開拓多元化的國際市場,加強我國同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