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當地時間10日發布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報告指出,雖然世界經濟面臨包括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等5大方面的困境,但仍有望在明后兩年實現溫和回暖。
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將此前聯合國對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調低了0.4個百分點。報告預計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2.4%,其中中國經濟增長率預計為6.8%。
報告指出,受到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大規模資本外流以及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劇的影響,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速度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
報告預測,世界經濟依然面臨5大方面的困境,分別是宏觀經濟不確定持續,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和貿易疲軟,匯率和資本流動波動加劇,投資生產增長停滯以及金融與實體經濟活動走勢分離。不過報告認為,受益于更加協調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明后兩年世界經濟將出現溫和回暖,預計2016年增長率為2.9%,2017年為3.2%。其中發達經濟體將更為明顯,預計2016年增長率將突破2%,為2010年來首次。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拉希德表示,大宗商品價格回暖將助推全球經濟向好。“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趨勢減緩將對經濟回暖有所貢獻。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已經觸底反彈,不會出現近一步的下跌。”
報告顯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比2014年下降了超過20%,油價下跌接近60%,全球通脹率為2009年以來最低。在2014年,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出現了除2009年以來20年來首次零增長。
針對受到普遍關注的全球貨幣政策問題,拉希德表示有充足理由認為美聯儲將在本月加息。“在編寫報告的時候我們考慮到,美聯儲不斷加大對政策溢出效應的考慮。美聯儲不僅僅考慮本國就業和通脹情況,更考慮其他經濟體的現狀,其中就包括中國。我們認為即使已經確信美國經濟在過去幾個季度表現強勁,如果其他經濟體顯示出疲軟跡象,美聯儲還是有可能暫緩加息。不過我們還是相信,有充足理由認為美聯儲會在這個月加息。”
隨著美國宏觀經濟數據向好,美聯儲方面已對年內加息給出更多明確信號,各方預期也在增加。
報告呼吁國際社會更好統籌協調,降低經濟不確定性和金融體系波動,并在經濟增長與金融穩定間找到平衡。
《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是由聯合國經濟與社會部會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大會以及其他多個部門聯合編纂的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