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7%,其中12月份同比名義增長11.1%,以“較快增長”收官。業內預計,2016年消費亮點將集中在互聯網和新興服務領域,實體店將迎來更加嚴峻的考驗。
回顧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單月同比增速,最低值為4月份的10%,最高為11月的11.2%,基本呈現前低后高走勢。“2016年消費增速走勢將和2015年總體接近,上半年低開,年中回升,下半年會好一點。”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說。
趙萍認為,一方面,與2015年相比,2016年外部經濟環境變化不是很大。2016年是供給側改革開局之年,雖然“補短板”能提高供給能力,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將是主旋律,多少會影響到經濟增速。另一方面,從國際上看,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進一步回落,CPI輸入通脹壓力小,對消費正面影響不太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網上零售額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增長3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349億元,增長42.4%。
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指出,網絡購物正在推動中國消費市場的轉變。研究發現,網絡購物能夠填補消費者在線下實體店未得到滿足的許多需求,從而刺激消費者產生新的需求。比如,有機、進口食品的線上人均花費在過去三年顯著增加。
瑞銀消費品研究分析師梁裕昌告訴記者:“回顧過去兩年,70%左右的零售商對門店擴張持比較謹慎的態度,今年這一比例高達94%,消費品公司如果不改變策略,會非常麻煩。”
波士頓董事經理郭又綺表示,由于消費的本質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過去的制勝戰略已變得過時。對企業來說,戰略性地選擇適合的目標消費者及產品品類的重要性,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企業必須在快速增長的網絡零售渠道中占據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線上線下快速融合過程中,2016年實體零售行業或將迎來實質性洗牌,尤其大型零售商與網絡巨頭合作后,會給其他同業者帶來進一步競爭壓力。”趙萍說,網絡消費主體是80后、90后,但在網上支付手段快速普及的情況下,以前對實體店而言最穩定的中老年消費群體也在快速加入網購行列。
相較于傳統消費,業內預計,在人口結構和消費傾向變化下,旅游、體育、文娛、美容、智能電視、智能家居等消費將在2016年快速增長。
德勤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2016年虛擬現實軟硬件市場規模將首次突破10億美元。“中國可能會成為全球率先采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國家之一,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和家庭娛樂市場。”德勤中國科技、傳媒與電信行業全國主管合伙人侯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