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商業部積極加強泰國與英國之間的經貿關系及擴大投資機會,累計今年首5個月,泰國在雙方貿易中獲得順差達7億5125萬美元。同時,英國表態很樂意直接與泰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并共建泰國-英國商業領導委員會,首會將于今年9月或10月召開。
商業部助理部長素威17日透露,在本月11-14日期間前往英國倫敦進行探訪,促進雙方經貿及投資成長,促進創新科技產業,增加英國市場對泰國商品的信心。此次行程不但有助加強泰國及英國雙方的經貿關系及擴大投資機會,還見證泰國-英國商業領導委員會(Thai–UKBusinessLeadershipCouncil)的成立,該委員會將致力推動雙方貿易和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的商業及投資環境,成為對方進入亞洲及歐洲的門戶。
脫離歐盟后,英方表示很樂意直接與泰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泰方也認為,若協定達成,將有益于擴張泰國在英國市場上的貿易與投資。兩國共建的商業領導委員會,泰方將以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為代表,英方則主要派出勞斯萊斯(Rolls-Royce),首次會議將于9月或10月召開,以跟上勞斯萊斯將生產基地移入泰國的步伐,助推泰國工業4.0計劃發展,樹立泰國產品形象,因為英鎊貶值導致泰國商品漲價。
此外,該委員會還將就創意經濟(CreativeEconomy)、技術開放與轉讓、創新思維與創造力發展以及初創企業開發等多方面合作展開商洽,每年將例行召開聯席會議。
素威與團隊還與英國由商業、革新和技能部的官員會面商談,討論推動經濟發展、教育及技能投資等方法,鼓勵貿易增加創新技術,刺激廠商進行調整。雙方皆認為加緊推動科研,側重文化、創意、高附加值服務及尋找戰略性伙伴等多方面的合作,符合官方工業4.0政策,成為推動國家經濟成長的引擎之一。
素威表示,與英國泰國商會會面商談發現服務業短缺專業技能人員,特別是廚師和泰式按摩師,而且英國脫歐(Brexit)導致英鎊貶值對泰國商品造成影響,泰國商品價格攀升高達15%,影響價格競爭能力,但是酒店及Spa服務業則獲得正面刺激。對此,素威建議泰國企業側重投資服務業,并且要求泰國-英國商業領導委員會協助尋找解決方案。
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5年泰國與英國的年均貿易價值達到36億6730萬美元,英國為泰國第19大的貿易伙伴國,并且在歐盟中(EU)第二大的貿易伙伴國。累計2016年首5個月泰國及英國的貿易價值達22億4164萬美元,可分為泰國出口占14億9644萬美元,從英國進口約7億4519萬美元,使泰國獲得順差約7億5125萬美元。
泰國出口英國的重要商品包括雞肉加工品、汽車及零配件、印刷電路板、摩托車及零配件、水產罐頭及加工品、塑膠制品及成衣等。泰國從英國進口的重要商品則有機械及零配件;礦泉水、汽水及酒精飲料;化學品;醫療及藥劑用品;飛機及航空設備;電器機械及零配件;肥皂及護膚品;科學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