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0日,1個多月內,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格威”)就快將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晟金租”)授予的5000萬元廠商租賃整體授信額度用完了。這其中包括泰格威首次承擔的整條生產線項目,標的近千萬元。
南海企業青睞“機器換人” 融資租賃企業聞風來掘金
廠商租賃是融資租賃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將機器人制造廠商、企業、融資租賃公司三者利益捆綁,分擔了企業使用設備的技術風險,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風險,使得即便是大手筆的整條生產線引入,企業也相對更有意愿。
隨著“機器換人”越來越成為傳統制造企業的共同選擇,來自上海、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的融資租賃企業也聞風而至,來到南海。被視為針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金融扶持措施的融資租賃應如何發揮作用?
“機器換人”再迎發展風口
泰格威首次嘗試為電梯企業進行整條生產線改造,是在融資租賃的幫助下。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奧爾斯電梯有限公司(下稱“奧爾斯”)向泰格威購買了一整條智能生產線,標的近千萬元。
海晟金租公布的信息顯示,該生產線是集電梯門板成形設備、激光焊接自動設備、轎體自動焊接設備、折彎機以及數控沖床為一體的高級機器人智能柔性生產線。
“如果沒有融資租賃,客戶會認為一次性投入過多,風險太大。”泰格威總經理盧新建表示,這是泰格威首次在電梯行業嘗試整條生產線的制造,盡管之前已在生產線各部分都積累相當的技術經驗,但最終讓客戶下定決心的是融資租賃的“風險共擔”機制。
根據奧爾斯、泰格威、海晟金租三方簽訂的合同,奧爾斯定期支付租金給海晟金租,若生產設備未達到約定條件,或奧爾斯無力支付租金,將由泰格威回購。
機器人廠商承擔企業“機器換人”的技術風險,加之按期付款減少企業的現金壓力,這使得企業更有意愿進行大額投資。
融資租賃不僅可讓原本買不起設備的企業能夠買得起,也讓“首臺(套)”的擴張步伐更加大膽。
幾年前,國內外機器人企業搶灘南海引人關注,彼時南海本土企業對于“機器換人”多處在觀望階段。而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增加,為提高效率,許多企業被躥升的訂單“逼”著“機器換人”。
在盧新建看來,從三五十萬的單件機器人,到價值七八十萬、幾臺生產設備組成的工作站,再到如今由幾十臺機器組成的整條生產線,于泰格威,是從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發展為行業智能生產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成長路徑;于制造業,則是機器人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制造企業“機器換人”的必經之路。
盧新建透露,泰格威2016年的訂單額為3700萬元,今年一季度剛過,所接的訂單已超過2016年全年。
海晟金租的業務也發展迅猛,成立不到半年,已成為納稅超1000萬元的納稅大戶。
“機器代工”盤活閑置資產
一旦客戶無法按期支付租賃款,機器人廠商將負責回購設備。這是廠商租賃風險共擔的核心。目前泰格威所作出的回購承諾,是以其公司資產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個人資產作為擔保,但泰格威并非一直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盧新建透露,此前與廣州一家融資租賃企業合作的業務,以及一佛山周邊城市成立技改設備融資租賃基金,希望泰格威能作為機器人廠商提供設備的合作項目。二者都提出在合同中加入回購協議,但盧新建拒絕了。
“當時泰格威并不具備承擔技術風險的實力,一旦回購,設備如何處置?”盧新建說,現在泰格威一方面通過自主研發、與高校的合作,具備更強的技術自信;另一方面,他們發現閑置資產完全可以創造價值。
“目前我們在和海晟金租商談一種‘機器代工’的模式,由企業給機器‘發工資’。”盧新建說,有些企業買不起設備,可將閑置設備連操作人員一起放到對方工廠,按件計價,甚至還可利用閑置設備,直接開廠為企業加工。“考慮這種模式是為了貫通融資租賃上下游鏈條,從而減少后顧之憂。”
此外,泰格威還從海晟金租方融資1000萬元購買設備,盡管融資成本相對銀行貸款較高,但審批時間短、放款快、還款方式靈活。“有了這筆款項,我可以向德國庫卡等上游機器人公司‘團購’設備,一次性購買30、50臺,價格可降低10%—12%,基本消化融資成本。而且泰格威有了現貨流通,不再是接了訂單才干活。”盧新建說。
海晟金租總裁趙國俊介紹,截至2017年3月,海晟金租已累計向機器人產品生產企業及終端用戶投放融資租賃款6.45億元。除泰格威外,海晟金租還與華中數控、伊之密、慧谷機械等機器人廠商建立合作,已有近10億元直接租賃、廠商租賃項目完成內部審批流程。
“今年計劃在裝備制造業領域新增投放30億元,并支持約250戶小微企業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獲得技改資金,支持100條現金生產線的‘機器換人’計劃落地。”趙國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