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閱讀大行其道,圖書館的信息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在全球“機器取代人工”大趨勢下,圖書館管理也逐步走上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國內圖書館應用服務機器人的趨勢已悄然興起。

有人說,人間若有天堂,那一定就是在圖書館。但是,隨著移動閱讀大行其道,圖書館的信息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座“天堂”傳統的工作模式已逐漸無法適當前迅速增長的館藏及智能化需求,正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痛點和問題:
1、工作重復性高,可替代性高。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下,圖書館工作人員每天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分類、整理、上下架和搬運等工作,并且需要逐本逐本地把圖書錄入圖書管理系統內,工作重復性高且繁瑣。
2、圖書管理員緊缺,人均工作量大。圖書庫存量大,每個管理人員需要負責的圖書數量巨大,管理人員不足。單個管理員不僅要負責分類歸整,還需要負責圖書上下架和搬運,工作強度大、精力耗費多。
3、人力成本上漲。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中國人工成本普遍上漲。而對于圖書館,在管理服務、安保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導致圖書館人力成本上漲。
4、期刊報刊利用率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期刊/報刊的利用率逐年呈下降趨勢,導致圖書館的期刊報刊閱讀率也不斷降低;另一方面,報刊雜志的時效性強,已過期的歷史報刊雜志閱讀率較低,并且資料數量巨大、分類展示和查找也不方便,這使得讀者查找歷史報刊雜志也較為麻煩。
如何高效經濟地進行圖書館日常管理和服務,成為當前圖書館管理研究的熱點話題。
智能服務機器人助力圖書館高效升級
近年來,在全球“機器取代人工”大趨勢下,圖書館管理也逐步走上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國內圖書館應用服務機器人的趨勢已悄然興起:
現階段應用較為成熟的主要包括深圳鹽田區圖書館的中智科創安保服務機器人“歡歡”和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小圖”機器人。“歡歡”具備圖書信息查詢,自主借書服務、個性化的人機交互等功能,同時還兼具24小時移動安保監控,異常報警系統,可謂“文武全能”;“小圖”則具有學習與記憶的功能,能夠實現智能人機交互,甚至無障礙交流。從未來發展看,作為實現圖書服務自動化及智能化良好載體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圖書館的滲透率將不斷上升。
“機器人+圖書館”,打造圖書管理新模式
以國內首個“智慧圖書館”——深圳鹽田區圖書館為例。該圖書館位于鹽田區行政文化中心區內,面積1萬平方米,藏書容量40萬冊,讀者坐席1000個,網絡節點350個,日均可接待讀者超過3000人次。2016年,機器人“歡歡”正式到此“上崗”工作。
中智科創安保服務機器人“歡歡”在深圳鹽田圖書館投入應用
機器人“歡歡”在深圳鹽田圖書館的投入使用,可實現圖書信息快速查詢、區域引導、自助借書、電子期刊/圖書借閱等無人自主服務。例如以往讀者要查詢圖書信息,需要咨詢圖書管理員或排隊等待,效率較低。而“歡歡”機器人上崗后,可為讀者快速查詢圖書相關信息,并導引讀者快速尋找圖書。
當然,“歡歡”機器人的亮點還在于能實現自助借書服務。讀者只要把圖書和借閱證放在掃描區域,就可一次性借閱相關圖書!全部過程只需短短數秒,不僅可提升圖書館服務效率,也能給讀者良好的智能化體驗。此外,機器人“歡歡”通過二維碼,方便讀者將終端上的圖書下載到手機終端,隨閱隨借,快速便捷。
另一方面,“歡歡”不僅能夠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而且在智能安保巡邏方面也十分出色。借助星光級高清攝像機和自主移動導航技術,“歡歡”可實現24小時全方位音視頻監控,夜間還可進行主動巡邏監控和異常報警,大大提高圖書館的安保系數。
智能提升服務,服務創造價值!雖然目前智慧圖書館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筆者相信,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不斷深化和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圖書館等行業的應用及其對行業的智能化變革將發揮更大作用,迸發出新的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