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在通過科技把自身改造得越來越像機器人,或者說,具備越來越多機器人的能力。機器人外骨骼在人機融合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機器人外骨骼的幫助,人類獲得了數倍于自然狀態的肢體能力,人類對于機器人外骨骼的依賴性會日益增強。
當今世界,蘊含著超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機器人不斷被人類設計制造出來,變得越來越像人;與此同時,另一個不易被察覺的趨勢也在逐漸增強,這就是人類也正在通過科技把自身改造得越來越像機器人,或者說,具備越來越多機器人的能力。這種人機融合現象隨著暢銷歷史著作《未來簡史》的火爆而引起社會的熱議。
人機融合真的會發生嗎?它將成為未來人類存在的主流形式嗎?第二問題現在還不好說,不多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很明顯的,初步的人機融合已經發生了。機器人家族的一個重要分支——機器人外骨骼在這一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機器人外骨骼是怎樣成為人機融合的有力推手的。
機器人外骨骼成為殘疾人重新行走的希望
醫療領域是機器人外骨骼發揮作用的主要舞臺。有太多殘疾人已經無法通過醫療手段重新站立、行走,而機器人外骨骼的簡單物理支撐,卻讓他們再次獲得了希望。
2014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Singularity大學舉辦的一次活動上,3D Systems與Ekso Bionics公司共同推出了一臺3D打印的混合動力外骨骼機器人套裝。女作家Amanda Boxtel現場試穿了這套很酷的外骨骼機械套裝。她因滑雪跌倒而導致下半身癱瘓多年,而這套機器人外骨骼使她得以挺起胸膛,自如地走在布達佩斯的街道上。
機器人外骨骼成為士兵增強戰斗力的利器
最易遭受傷害的人群莫過于軍事行動中的士兵了。機器人外骨骼不僅能充當他們的鎧甲,還能極大地提高其戰斗力。
2013年,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研發了一款單兵外骨骼系統,令士兵變身為“鋼鐵俠”。這套機器人外骨骼是根據昆蟲外骨骼的仿生學原理研制而成的,能使人體骨骼的承重減少一半以上,實現非凡的彈跳力。這套系統如果經過進一步技術升級,那么士兵即使運輸大型機具、超標重武器彈藥等也能像平時行走一樣靈活自如。
機器人外骨骼成為救援人員的護衛與幫手
除了士兵,搶險救災人員也常常身臨險境。機器人外骨骼同樣為他們提供了保護傘,還成為了救援工作的好幫手。
日本公司Tmsuk研制的T52 Enryu是機器人外骨骼家族的一個大塊頭,重量將近五噸,身高達到3米。它十分強勁,可以幫助救援人員清理路面上的碎片。T52 Enryu可以在任何災害的救援工作中派上用場,例如地震。T52 Enryu靠液壓驅動,也被稱為“超級救援機器人”,能夠舉起重量近一噸的物體,其機械臂則可以完成所有類型的動作。它曾在一次測試中,成功從雪堆上舉起了一輛汽車。
通過機器人外骨骼的幫助,人類獲得了數倍于自然狀態的肢體能力,由此可以想象,人類對于機器人外骨骼的依賴性會日益增強。而機器人外骨骼還只是初期的、較為簡單的人機融合形式,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快便會有更多、更為復雜的人機融合形態出現,這必將對人類的生活甚至生命帶來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