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襲與反恐的斗爭中,智能制造多數時候并不是在為虎作倀,更多地是在除暴安良。雖然如此,智能制造領域已經成為了恐襲與反恐的新戰場。只要相關監管工作做到位,智能制造便會完全站在正義的一方,在反恐行動中奉獻更多正能量。
近段時間,英國、法國接連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恐襲陰云再次出現于歐洲上空。在曼徹斯特爆炸事件過后,的一項舉措值得我們注意:為防止無人機恐襲,威爾士足協關閉了歐冠決賽場地卡迪夫千年球場的頂棚。智能制造產品儼然已經成為潛在的恐襲工具。在恐襲與反恐的斗爭中,智能制造多數時候并不是在為虎作倀,更多地是在除暴安良。雖然如此,恐怖勢力和反恐力量的這場“智能拉鋸戰”才剛剛開始,智能制造領域成為了恐襲與反恐的新戰場。
加深黑暗:墮入恐怖分子之手的智能制造
雖然當前多數恐怖分子還是采用炸彈、刀錘等作為恐襲工具,但已然有恐怖組織盯上了智能制造產品。在他們眼中,這些高科技可以帶來更加出其不意、防不勝防的恐襲效果。
今年3月,美國支持的伊拉克政府軍重新奪回摩蘇爾市西部的行動遭到“伊斯蘭國”組織由3架到5架無人機組成的機群的破壞。這些無人機是用商用四旋翼直升機改裝成的,能夠攜帶小手雷或炮彈。
今年1月和2月,瑞典警方接連查獲兩把3D打印手槍。雖然警方并未表明這兩把手槍是否出自恐怖分子之手,但是3D打印機無疑為包括恐怖分子在內的希望制造自己的武器的人提供了無數種可能性。
守護光明:投身反恐維和行動的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戰場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智造產品已經在反恐行動中頻頻上陣,更多的智能制造反恐新應用在持續研發之中。
2013年,俄羅斯宣布研發能穿過障礙看到恐怖分子并遠距離擊敗他們,與此同時不會傷到人質的反恐機器人。該項目旨在把恐怖襲擊的死亡人數減少至最低并消滅恐怖分子。
2015年,以色列反恐部隊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基于位置的搜索運算方式,可用來分析滿天飛的數碼數據。這種運算的工作方式從電話記錄、電子郵件和信用卡支付等渠道提取信息,將這些信息簡化成一套可預測的數據。運算結果是一張預測性地圖,用來預測某一個潛在恐怖分子未來的活動。
2015年8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學者們利用AI系統分析了 2014 年下半年ISIS記錄在案的2200多次行動,發現了后者多種行為的規律。這一分析方法有助預測ISIS將采取何種類型的襲擊。
盡管智能制造在恐襲與反恐之爭中發揮的主要是積極作用,但對于其“陰暗面”我們卻是不得不防。一次運用智能制造技術發動的恐襲帶來的結果就有可能是災難性的。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智能制造技術和產品的保護與監管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技術泄露而落入敵手;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特殊智能制造產品的銷售監督,確保其不會被不法分子購得。技術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取決于其使用者,只要相關監管工作做到位,智能制造便會完全站在正義的一方,在反恐行動中奉獻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