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無人銷售系統研發均是3年前起步的,目前在市區的寫字樓、景區和居民社區試水式投放。阿里巴巴無人店案例,只是為零售企業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并非馬云要直接開超市。而廣州的無人店運營者向記者表示,開無人店其實“很賺”。
便利店沒人賣東西
在廣州塔一層的商業區,號稱“未來商店”的店面讓不少游客好奇。“這里賣什么的?便利店嗎?怎么沒有人賣東西?”來自順德大良的小莫,站在店門口一臉茫然。店內有一面墻那么大的商品二維碼,還有用餐區、購物電子屏。
在“熟客”的指引下,小莫和記者一起體驗了無人商店的購物過程。小莫掏出手機掃了魚蛋車仔面的二維碼,跳出點餐頁面。微信支付后,頁面指示在“1號窗口”等候取餐。記者發現,1號窗上的電子屏顯示小莫的微信頭像、訂單和制作進度。魚蛋車仔面制作完成后,窗口閘門自動打開,小莫一臉驚喜“好神奇!這是‘機器人’現做的嗎?”她小心翼翼取出面條,還探頭瞄了機器里面一眼。
餐桌可以自己清潔
小莫端著面在用餐區坐下。餐桌擺放著一次性筷子、調味瓶、紙巾。這里可同時容納5人用餐,桌上安裝了充電接口。“味道不錯”,小莫對“機器人”做出來的魚蛋面給予肯定。她更驚喜地發現,餐桌可以自己清潔,按個按鈕垃圾就會被回收。據悉,F 5未來商店目前供應500多個商品品種,系統最多可支持1000個品種,包括鮮食、零食、飲料和日用品幾個大類。廣州塔店去年7月開始營業,后增加了羅馬家園社區店。
近期,另一家無人商店“販享家”,在富力盈凱中心落地試業。該店位于富力盈凱負二層的商鋪區,是以多臺自動販賣機組合成的白領生活店。“販享家”推廣負責人胡文彥介紹,熱食飯盒是針對寫字樓白領早午餐的剛需,以快餐為切入口,食品供應包括山東老家、漁民新村等廣州知名餐飲企業。
疑問 只賣魚蛋粉和盒飯 無人商店能賺錢嗎?
開發出一套“黑科技”自動化系統,只為賣魚蛋粉和盒飯,無人商店能賺錢嗎?運營企業認為,解決用戶痛點的生意就能賺錢。
早在2014年,林小龍和團隊就開始做后臺技術和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由于是佛山的公司,首家店20 14年10月開在佛山。曾供職于微信的林小龍早期在工廠內開過一家便利店,高峰期數十人排隊。店內15個員工,不僅用戶體驗不好,而且運營損耗及成本很高。發現了傳統便利店的痛點,林小龍和朋友開始研發自動化銷售系統,“所有不可控和重復性的工作都應該被機器所取代”。
無人便利店在20 17年進入落地運營和迅速擴張期。“販享家”在7月6日試運營后,上海陸家嘴和廣州富力盈凱兩家店7月底正式開張,未來圍繞珠江新城布點50家便利站。而F 5未來商店則瞄準居民社區的生活場景。包括A m -azongo、繽果盒子和“淘咖啡”,無人商店紛紛落地,解決用戶需求,同時形成一個消費生態圈。運營者用一個后臺系統控制全國多家門店的銷售網絡,比傳統實體超市和便利店智能且成本低。
算賬 無人店能耗只有傳統便利店三分之一
便利店毛利在40%左右,“鮮食”和熱食是便利店顧客的剛需,且利潤占比50%以上。林小龍選準了這個方向,從開業第一個月開始,單店就實現盈虧平衡,具體看各項成本對比。無人便利店前期投入的設備加裝修只要15萬元,是傳統便利店的四分之一;運營成本中,24小時傳統便利店需要7個人,每人每月工資大概4000元,無人便利店是零,商店面積無人店比傳統便利店小一半,租金成本少一半。他特別提出,無人店能耗也只有傳統便利店三分之一,“取出一包車仔面,機器只要打開一個小格,而在商店是開整個冰箱。”
揭秘 無人商店用了哪些“黑科技”?
真的如小莫所說,無人商店是“機器人”在煮面嗎?F5未來商店合伙人林小龍,為記者揭秘了無人商店系統的面紗。
鮮食是自動銷售系統研發難度最高的部分
商店的“菜單”是一套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購物功能,用戶掃碼后自動跳轉,也可以提前關注公眾號下單,再步行到店內取餐。非“鮮食”產品都在同一個機器及窗口,系統接到訂單會自動備貨。而“鮮食”背后實質有機械臂操控,食物被分類儲存在5℃的冰箱中,比如系統收到面條的訂 單 ,機 械 臂 取 出 面 條 ,在100℃沸水中煮至設定的時間,將面裝到碗里。
林小龍強調,儲存箱和煮食箱都是衛生的。傳統便利店一鍋水泡魚蛋一整天,煮食“機器人”每次煮完食物的水都會倒掉。而且設計人員反復試驗之后,得出每種食物的烹調時間,比如魚蛋蒸煮精準控制在15分鐘,“出品比人手操作更彈牙”。鮮食是自動銷售系統研發難度最高的部分,它要求機械臂操控和烹煮時間的精準度,而這也是無人便利店與自動販賣機最大的技術差別所在。
盒飯販賣機器溫度可控制在65℃
而清潔系統同樣自動化。實際上,餐桌是一個自動化的垃圾收集系統,桌面縮進去清洗,垃圾同時掉進收集渠,系統噴水將垃圾沖到收集箱,清潔工人只需每天清理一次。胡文彥認為,無人銷售系統今年集中面世,是基于技術的成熟,“以前自動販賣機用彈簧推送商品,現在設備可以實現溫控和機械臂”,比如“販享家”的盒飯販賣機器溫度可控制在65℃,顧客掃碼購買后機械臂取出。
他同時提到,“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當前零售技術“風口”,正如“淘咖啡”所展示的,消費者在商店里拿起商品,系統自動識別商品并下單。林小龍預期,未來商店接下來還會增加人臉識別功能,“系統記住你了,一進來就給你推送你關注的商品。”基于支付寶的芝麻信用是開放給線下商家的,刷臉后用信用抵扣消費額也可以實現。